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 1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穆玉兰

穆玉兰(黑龙江省依兰县迎兰乡卫生院1548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94-02

【关键词】肠内营养临床护理

肠内营养(enteralnurtritionl,EH)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胃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三屏障。实施肠内营养,不仅供给营养全面、均衡,而且能够维持肠道和肝脏的正常功能,刺激肠黏膜增生,保护肠道屏障,防止细菌异位。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尽量使用肠道。

(1)明确肠内营养输注途径

经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很多,在输入前要了解各类管道的性质,并注意与腹腔其他管道区别。在了解各管道的性质时,不仅要注意各种管道进入体内的部位点,而且还应知道其前端所在的部位。同是鼻饲管,有的末端是位于胃内如鼻胃管,有的是位于十二指肠内如鼻十二指肠管,有的则是位于空肠上段如鼻肠营养管和空肠营养管。所以,在进行EN时要弄清导管性质及用途。

(2)减少胃肠道不适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和渗透压。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可引起恶心、呕吐、肠痉挛和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因此,应从低浓度开始,待胃肠道适应后再逐步递增,如能量密度从2.09kJ/ml起,渐增至4.18kJ/ml或更高。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d内逐渐达到l400~1800ml:输注量和浓度的交错递增有益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输入速室从20ml/h起.逐步加速并维持速匿在100~120ml/h,可用营养输入泵控制滴速;

3)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这黏摸,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瞠痛或腹泻:可使用加热器或在喂养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

4)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理用,并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自制的营养液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5~8,当营养液内含有牛奶或其他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入管。

5)伴同药物的应用: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药、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需经稀释后再经喂养管注入。

(3)保持营养管固定、通畅

1)妥善固定喂养管,定时检查空肠造口管在腹壁上的固定是否牢固,在管道进入腹壁处作好标记,以识别喂养管有无移位。

2)避免喂养管扭曲、折叠、受压。

3)定时冲洗喂养管,输注营养液前后及特殊用药前后,用20~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连续管饲时应每间隔4h冲洗一次。

(4)严密观察病情及监测水电解质状况。

1)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及胃肠道丢失量。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变化,及时发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观察糖代谢状况,测尿糖2~3次/日,测血糖1次/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肠内营养液的配制

防止细菌污染是肠内营养液配制过程中的要点之一。由于肠内营养液均含蛋白质和糖类等高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故一旦被细菌污染,将会大量繁殖,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等肠道感染症状,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实施。因此,配制肠内营养的容器要消毒;配制的液体用注射液,不能用等渗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因一般肠内营养制品中已充分考虑了患者体内葡萄糖和钠等电解质的供给。如患者血生化结果提示需补充,则根据医嘱补充电解质;如肠内营养制品为粉剂,则应搅拌均匀,以防止小颗粒堵塞导管;肠内营养液要现配现用,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4℃冰箱,于24h内用完。

(6)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机械性并发症。置管位置不当、置管失败或导管脱出:应由操作熟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导管堵塞:选择颗粒小、混悬性好、少沉淀的肠内营养制品。

定时冲洗导管;肠黏膜的损伤:避免选用过粗的饲管,插入操作时动作轻柔。

2)感染性并发症。避免制品受细菌污染;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胃排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注的速度和输注量;腹胀、腹泻、痉挛性腹痛:避免输入过快,避免营养液温度过低并防止其被污染;便秘:输注含纤维素的营养制剂,增加水分的摄入;过敏反应:根据患者体质筛选和调整制剂。

4)代谢性并发症。部分肠内营养制剂中糖类或脂肪含量较高,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可出现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异常,应了解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方或输入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国豪.脂肪乳剂与脂质过氧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1):60-63.

[2]黎介寿.加强对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9,79:581-582.

[3]未明,吴蔚然,王秀荣.肠内营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

[4]新裕,刘寒.肠内营养与胃肠动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