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杨平波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株洲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口腔科门诊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36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耳前入路组和颌后入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耳前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颌后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同时,颌后入路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耳前入路组(P<0.05)。结论颌后入路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耳前入路;颌后入路;下颌骨髁突骨折

髁突部位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在暴力损伤、高处坠落、摔伤、交通事故等影响下,容易发生骨折现象,约占下颌骨骨折病例总数的30%左右。下颌骨髁突发生骨折后,容易出现涎瘘、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问题,而这也大大增加了患者临床治疗的难度。本研究对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口腔科门诊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36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与女性构成比26:10,年龄18-63岁,平均(38.9±23.2)岁。随机将其分为耳前入路组和颌后入路组,每组均纳入18例病例,且不同病例之间治疗前检查结果和数据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耳前入路组操作方法:患者耳前打开单纯耳前“拐杖”型切口,由耳轮脚沿耳前皱襞向下打开垂直切口,直至耳垂附着处,钝性分离外耳道软骨与腮腺后缘之间部位,切口长度控制在2.5cm左右,发际与垂直切口上端之间形成120°-150°的切口成角,将颞筋膜切口,分离深浅筋膜至颧弓上缘,骨表面使用骨膜剥离器加以分离,将肌组织和腮腺提起,保证骨折部位完全暴露,复位处理骨折线后,其中间和后缘部位实施钛板内固定,然后将踝突下段实施解剖复位固定,后用另一块小钛版将断端两侧骨行立体解剖复位固定。

颌后入路组操作方法:于患者乳突下缘1cm、颌升支后缘1.5cm处打开颌后入路切口,分别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腮腺筋膜,腮腺下级完全切开后,在下颊支与下颌缘支中间三角形间隙处暴露下颌升支外侧骨面,确定骨折发生部位,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常规复位骨折端,复位治疗过程中防止发生端髁突游离和骨膜分离问题,加强神经保护措施,保证其与周围筋膜肌肉压向一侧。骨折复位后实施微型钛板钛钉内固定,从骨折线部位开始,在髁突及其升支外侧面前后缘部位加以固定,常规分层缝合。

1.3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观察对象均于手术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接受张口度、侧方运动幅度、咀嚼效率、下颌前伸运动、下颌后退运动等观察指标情情况的检查和记录,同时,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面神经损伤、面部不对称、张口型异常、面部瘢痕等并发症症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笔者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所得的全部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比较,其中,X2检验方法用于处理比较各项计数资料,(x±s)方法用于处理比较各项计量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用于处理比较其他全部数据,若各个观察对象之间P<0.05,则其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

耳前入路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9%,颌后入路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两组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语言功能、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长时间骨折不愈合还会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或关节强直等问题,因此,可经外科手术方式提高关节稳定、解剖复位及持久固定,从而有效回复患者的咬牙合基本功能[1-2]。

耳前入路是一种颞下颌关节、囊内骨折以及高位髁突骨折手术常用方法,因其无法有效牵引下颌支,进而将骨折部位的髁突充分暴露,因此,通常情况下不会用于髁突低位或颈部骨折的治疗。同时,耳前入路手术切口通常位于耳前皱襞部位,因而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美观性,手术过程中需要对面神经颞面干、颞浅动静脉及耳颞神经进行仔细分离,从而降低其损伤率[3-4]。

颌后切口指的是经腮腺入路,临床上常被用于髁突下、喙突及下颌支骨折的治疗,且手术过程中能够将血管神经和局部骨折断端完全暴露,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另一方面,手术切口较为隐蔽,术后瘢痕不显著。颌后入路手术切口与下颌骨后缘相互平行,可以充分分离腮腺组织内的面神经分支和局部血管。手术过程中将术野充分暴露,能够降低局部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发生[5-7]。

参考文献

[1]郭家坪,李志进,董青山等.125例髁突骨折临床回顾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9):540-541.

[2]欧阳东,刘继雄,顾晓明.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20例[J].武警医学,2015,26(3):304-305.

[3]贺建文,王永功.髁状突骨折的四种手术入路方法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93-94.

[4]蔡怡华,何冬梅.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后遗症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杂志,2013,6(3):140-143.

[5]潘向峰,赵敏朝,程丽君等.经颌后入路穿过腮腺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髁突颈骨折[J].河北医药,2013,35(4):512-513.

[6]胡琏.下领骨骼突中低位骨折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549-550.

[7]辛江波,袁伟,兴晨等.两种颌后切口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