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的文献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肿瘤微环境的文献综述

杜家乐张翠英通讯作者

杜家乐张翠英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癌症不仅仅是大量的恶性细胞,而是复杂的“流氓”器官,其中许多其他细胞被招募并且可被转化的细胞破坏。恶性和非转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肿瘤微环境(TME)。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转移及生长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生肿瘤微环境做一综述。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T细胞B细胞

引言

细胞间通讯由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炎症和基质重塑酶的复杂和动态网络驱动,TME中细胞的进化,结构和活性与伤口愈合和炎症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巨噬细胞等细胞也存在于与慢性炎症状态无关的癌症中。TME中细胞的进化,结构和活性与伤口愈合和炎症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巨噬细胞等细胞也存在于与慢性炎症状态无关的癌症中。其中一个原因是炎症和伤口愈合过程在恶性细胞的致癌突变下游被激活。许多TME的共同特征表明,靶向非恶性细胞或其通讯介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并且还可以补充其他治疗选择。[1]

1.T淋巴细胞

TME内有许多不同的T细胞群渗入肿瘤区域,浸润性肿瘤边缘和引流淋巴器官。其中,细胞毒性CD8+记忆T细胞(CD8+CD45RO+),通常是抗原'经历'并且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与良好的预后密切相关。CD4+T细胞由CD4+T辅助细胞1(TH1)细胞支持,其特征在于产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c);TME中大量的这些也与良好的预后相关。最常被描述为肿瘤促进的CD4+T细胞是免疫抑制性T调节细胞(Tregs),其特征在于FOXP3和CD25的表达(Hsieh等,2012)。组成型和诱导型Tregs通过产生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b)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接触,抑制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发挥免疫抑制功能。[2]

2.B淋巴细胞

B细胞可以在肿瘤的侵袭边缘发现,但在引流淋巴结和TME附近的淋巴结构中更常见。B细胞浸润??到TME与一些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良好预后相关。产生IL-10的B细胞的免疫抑制群体,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或B10细胞,增加肿瘤负荷并抑制炎症诱导的皮肤癌中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3]

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也渗入肿瘤基质,但未发现与肿瘤细胞接触。对于许多癌症,例如结肠直肠癌,胃癌,肺癌,肾癌和肝癌,它们似乎预示着良好的预后[4]。

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活性通常是促肿瘤发生的,TAMs是恶性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的专性伴侣,有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TME中丰富的TAMs与预后不良有关。巨噬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塑造了它们的表型和对环境条件的响应。肿瘤缺氧很重要,因为许多TAM在肿瘤的缺氧和/或坏死区域积聚。认为这些区域通过释放缺氧诱导的化学引诱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和内皮单核细胞活化多肽II(EMAP2,也称为AIMP1)来吸引TAM。[5]

5.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目前被定义为抑制性免疫细胞群,其在多种小鼠和人类癌症中的数量增加。人MDSCs的表征很困难,因为它们的表型变化很大。小鼠和人MDSC通过一氧化氮合酶2(NOS2)和精氨酸酶(ARG1)的表达抑制CD8+T细胞活化它们还诱导Tregs的发展和巨噬细胞极化为TAM样表型。[6]

6.树突细胞(DC)

树突细胞(DC)在抗原加工和呈递中具有重要功能。在TME中发现的DC被认为是有缺陷的,即它们不能充分刺激对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应答。TME的缺氧和炎性微环境进一步损害DC功能以激活免疫功能,并且已发现一些DC抑制肿瘤部位的T细胞应答。[7]

7.淋巴管内皮细胞

肿瘤通过VEGFC或VEGFD的产生驱动淋巴管生成或淋巴管增生.虽然肿瘤细胞可以侵入现有的淋巴管,但如果恶性细胞或巨噬细胞分泌高水平的VEGF或VEGFD,则TME将具有广泛的淋巴管发芽,收集淋巴管的扩大和淋巴结淋巴管生成。TME中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和由它们形成的淋巴管在恶性细胞的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新的证据表明它们还通过机械调节TME和改变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来影响癌症的进展。[8]

8.总结

TME在制定新的癌症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性现在显而易见。在癌症治疗期间针对TME的几个不同方面可能使治疗达到“临界点”,其中肿瘤促进和抑制性免疫系统被禁用或重新编程,其混乱的血液供应被正常化或被破坏,并且随着恶性细胞被破坏,未被发现的新抗原被重新唤醒的免疫系统所识别。

参考文献

[1]Grivennikov,S.I.,Greten,F.R.andKarin,M.(2010).Immunity,inflammation,andcancer.Cell140,883-899.

[2]Fridman,W.H.,Page`s,F.,Saute`s-Fridman,C.andGalon,J.(2012).Theimmunecontextureinhumantumours:impactonclinicaloutcome.Nat.Rev.Cancer12,298-306.

[3]Schioppa,T.andBalkwill,F.R.(2011).Bregulatorycellsandthetumor-promotingactionsofTNF-aduringsquamouscarcinogenesis.Proc.Natl.Acad.Sci.USA108,10662-10667.

[4]Tachibana,T.(2005).IncreasedintratumorValpha24-positivenaturalkillerTcells:aprognosticfactorforprimarycolorectalcarcinomas.Clin.CancerRes.11,7322-7327.

[5]Biswas,S.K.andMantovani,A.(2010).Macrophageplasticityandinteractionwithlymphocytesubsets:cancerasaparadigm.Nat.Immunol.11,889-896.

[6]Sica,A.andBronte,V.(2007).Alteredmacrophagedifferentiationandimmunedysfunctionintumordevelopment.J.Clin.Invest.117,1155-1166.

[7]Gabrilovich,D.I.,Ostrand-Rosenberg,S.andBronte,V.(2012).Coordinatedregulationofmyeloidcellsbytumours.Nat.Rev.Immunol.12,253-268.

[8]Swartz,M.A.(2012).Tumormicroenvironmentcomplexity:emergingrolesincancertherapy.CancerRes.72,2473-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