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之我见

朱远忠

湖北省咸丰县小村乡中心学校445613

实施素质教育多年来,惠及了不少学生。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方面,我重点尝试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都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知识要点,会记、会算就达到目的了。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出现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等方式教学,这不仅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更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械。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在语文教学中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可以指导行动,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把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的课堂教学,变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才不至于影响学生的全面认识,也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范读是一种教学形式,但比较枯燥,教学时可以先以教师引入为主,让学生享受朗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听、范读——默读、范读——小声读、放手学生读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可见,朗读教学时教师必须做好范读榜样。在我们山区学校,各方面条件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制约,教师多数年老体衰,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听听名师的朗读,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理开始从而激发学生想朗读的欲望。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范读。在范读前,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听清要求:认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较明显的停顿,听清较明显的轻重读法……有时教师故意读错一两个字,让学生指出。如果有学生能指出,教师就及时表扬,让其他学生拍手,竖拇指说:“你真棒!”“你真棒!”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乐于认真听老师的范读,并从中领悟到一些朗读技巧。如《狼和小羊》一文,教师在范读时,无须逐句范读,可以把狼的凶恶、小羊的温顺重点读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实践证明,学生兴趣充分,朗读效果就明显,从而领悟得便越深入。这样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语文朗读教学中,为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教学时可采用指名竞赛读的形式。可以采用画红旗、夺红旗、攀高峰等形式,也可读后让学生评议。这样既可鼓励读得好的同学,也可训练评议者的听、说能力,也向学生渗透了竞争意识。还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全班各组读后,自由发言评议,教学时对读得好、说得好的都予以表扬。这样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新时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我们更应从每一节课开始,一节课培养学生一个方面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