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杨志强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多质性的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具有符号性和民族性。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政治观念鲜明的文章,可以教会学生做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发展学生的人格,这就说明语文教学中贯穿着德育。但我们要认识到,在完成德育任务中,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也不能脱离德育内容单纯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

语文,指语言、文字和文学。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谓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如今,中学生年龄较小,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各方面都不成熟,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各种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尤其重要。相比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很多课文都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挖掘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2.1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他们身上,闪烁着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因此,在分析描写这些人物的作品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久而久之,使学生能真正辨别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例如《我的信念》,玛丽·居里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生命的意义》保尔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些典型的形象,都能给学生无比的震憾,学生会明白:生活属于强者。《俭以养德》、《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好例子,强调“俭朴”,反对奢侈;学生品味文中志愿军战士一口雪一口炒面的生活,能体会到“坚强的品质”对人成长的重要。

2.2用美好的景物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例如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一中,有这样的描述:“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意思是说,在昭庆寺喝完茶,立刻泛舟湖中,初春时节,西湖山色就像眉上的彩黛是青黑色的,桃花艳丽如少女颜面光彩照人,温馨的风吹过来就像酒一样香醇,湖面的波纹又像绫缎一样细软平滑。刚一抬头看就沉醉其中了,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已经不可能了,大概就像东阿王在梦中忽然遇见了美丽的洛河女神一样吧。

此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更要注意培养提高其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对祖国的锦绣河山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强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2.3用历史和今天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例如,《中国石拱桥》就是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今,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更是令人鼓舞。同时也要意识到,善于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当中,看到今天我们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激发其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如此,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才能显现出来。

2.4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通俗易懂的科学小品文,有的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有的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和坚强信心出发,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科学幻想。例如《大自然的文字》、《气候的威力》、《漫话小行星》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懂得善待自然的必要与必然,理解不懈的探索和追求所燃起的热情和创造的奇迹。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许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也能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但是,对于初中学生,仅仅掌握了语文知识还不能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了书,未育人嘛。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教学渗透到每一堂语文课中,让初中生在感悟到语文知识海洋的浩瀚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屯庄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