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冯倩红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528100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行输液治疗的36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6月的另41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输液有关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有关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提高门诊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效果,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门诊;输液;安全管理

门诊输液室是输液治疗较为集中的地方,通常患者流量较大,且年龄层次不一,涉及的病种及药品都比较多,输液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风险事件,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服务的质量[1]。小儿语言功能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常难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加强患儿的安全管理,对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风险管理应用到门诊输液治疗患儿的安全管理中,现将获得的有关情况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12月期间我院门诊行输液治疗的36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6月的另41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38例,女174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4.38±1.68)岁;输液治疗时间1-10d,平均(6.15±1.33)d;输液量150-600ml/d,平均(318.39±123.54)ml/d。对照组中男209例,女158例;年龄8个月-11岁,平均(4.35±1.29)岁;输液治疗时间1-8d,平均(6.07±1.47)d;输液量150-550ml/d,平均(311.84±138.92)ml/d。所有患儿均由同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输注的药物以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病毒及清热解毒类为主,家长对本次分析均知晓同意,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神经损伤及免疫性疾病患儿,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按常规进行巡视,告知家长注意事项,回答疑惑问题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风险管理:(1)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在常规早、中、晚三班制的基础上,每个班预留1-2名二线值班人员,以备高峰期的应急;排班以新老搭配为原则,由年资较长的护理人员带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值班;将年龄较小的患儿专门安排在一个输液室,并安排1-2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等待时间过长及哭闹严重的患儿派遣一名年资长且善于沟通的护理人员做好对其及家长的安抚与解释工作,促使输液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2)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周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及操作示范知识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使其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同时对新药的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知识进行学习。(3)规范工作制度制定适用于门诊输液室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对护理人员的各向操作严格进行把关,发现错误或遗漏后及时提出并纠正,并针对性的进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4)优化液体输注流程将整个输液流程划分为接单核对、药物摆放、药物配置、液体输注及巡视5个环节,每个环节各固定一名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每个环节均对上个环节进行一次确认,无误后再行操作,以使各个环节在单独管理的同时做到相互关联。(5)加强液体输注过程的管理嘱家长在患儿输液的过程中勿离开输液室,若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的情况后立刻通知护理人员,以及时全面的作出判断;巡视缓解严格落实“四看一问”,即看液体量、看滴速、看穿刺部位、看患儿神色和主动询问年龄较大患儿是否有异常感觉;及时为需要如厕或哭闹的患儿提供帮助,防止针头移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指标为两组输液有关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在患儿输液治疗的最后一天向家长进行调查,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两组相比较,以观察组输液有关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具有给药迅速、药物起效快的特点,是目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2,3]。小儿门诊输液室每天都需接待较多的患儿及家属,具有人多流动性大的特点。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儿涉及到门诊的大多数科室,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出现失误和与患者沟通不足的现象[4],为医患矛盾埋下隐患。进一步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为患儿缔造舒适而安全的治疗环境,尤为重要。对此,我们将风险管理应用到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中,与单纯实行常规护理的一组比较,不但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和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更低,且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也更高。目前认为导致输液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护理人员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患者对输液治疗有关知识认识不足等因素[5,6]。风险管理根据上述因素提出干预措施,首先针对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化的效应,为输液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其次严格加强护理人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规范工作制度,在提高护理技能的同时,使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的得以实施,而优化输液流程和加强液体输注过程中的管理,使患儿用药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儿的安全管理效果,护理质量也随之提升。因此,风险管理是值得在门诊输液患儿中推广的护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蔡琳.门诊输液室护士不同阶段输液安全的调查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28-30.

[2]侯秀丽.社区门诊外配药物代输液病人的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14,12(10):927-928.

[3]何一萍.细微服务对改善门诊静脉输液质量和安全的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4):46-48.

[4]孙海芳,俞晓红.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17-18.

[5]涂燕喜,林少珍,何芳.影响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8):109-110.

[6]肖莹莹,谢晖.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