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联合测定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联合测定的意义

韩爱芳高晋鲜

韩爱芳高晋鲜(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03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贝克曼80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及9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尿酸、脂蛋白(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LP(a)显著升高,而胆红素则相对降低。所以,综合测定血尿酸、LP(a)、胆红素等生化项目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84-02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和乡镇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1]。冠心病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只与人的年龄、饮食、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人群在进行血脂异常治疗后,发病率相应降低。但同时一部分人群血脂正常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就说明除血脂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因素可导致冠心病,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有研究报道,冠心病的发生与血清中胆红素、尿酸含量关系密切[2]。为此,本文对9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90例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90例均为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的住院病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3.95±15.53岁;对照组90例,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7.84±15.35岁。所选取对象均排除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肝脏疾病、甲状腺或肾上腺疾病等。

1.2标本采取两组均为禁食12小时后,取空腹静脉血2ml,分离出血清后进行检测。

1.3仪器与试剂

1.3.1仪器贝克曼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2采取试剂胆红素、尿酸贝克曼原装试剂。脂蛋白(a)由北京九强提供。其中胆红素钒酸盐氧化法,尿酸采用URO–PAP法。LP(a)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规范操作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测定结果,见表一。

表一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检测结果比较(x-±s)

组别nTBIL

(umol/L)DBIL

(umol/L)IBIL

(umol/L)UA

(mmol/L)LP(a)

(mg/L)

病例组9010.89±

4.514.49±

2.646.42±

3.03390±

135.218.66

16.41

正常组9012.50±

4.014.91±

2.707.69±

3.05280±

70.19.5±

9.59

t2.300.912.466.054.25

p<0.05>0.05<0.05<0.001<0.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血尿酸、脂蛋白(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一般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CHD是多种冠状动脉疾病的结果,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CHD的95%-99%。因此习惯上把冠心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同义词。该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如肥胖、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因素。近年来对一些新危险因素的认识,是人们逐渐认识胆红素、尿酸、以及脂蛋白(a)的异常改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3]。

人体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人体内红细胞毁坏后,血色素分解成正铁血红素和血红素,正铁血红素又在酶的条件下变成胆红素,胆红素又在肝脏的作用下生成饱含胆红素,最后从胆道排泄。本文统计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间接胆红素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直接胆红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体胆红素不仅是一种代谢产物,而且是人体内的天然的抗氧化活性生物还原剂。胆红素分子结构可有酮式和醇式两种,由于胆红素呈现特定的卷曲结构,使疏水性增加,分成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此外还有一种δ–胆红素。两分子胆红素可以结合一分子的白蛋白,胆红素分子上的白蛋白的不对称性,促使胆红素C-10上的氢转换为活性的氢原子,并与超氧离子等自由基结合。胆红素还含有一个延伸的共轭双键系统或活性氢原子,能够阻止氧化作用。正常人体细胞内的氧分子通过细胞的呼吸而减少,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可以被体内的自由基酶清除。当这个平衡失调,自由基就可引起脂过氧化物的形成。脂过氧化物和它的产物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5]。因此体内低胆红素引发冠心病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胆红素是一种天然的内源性的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生物还原剂,能够抑制脂质和氧化低密度(OX-LDL)的形成。②血清胆红素能够促进胆红素的溶解并经胆道排除,有利于胆固醇的代谢,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减少胆固醇的溶解及从胆汁中的排泄,从而升高血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③生理状态下,胆红素的升高长伴有细胞微粒体血红素加氧化酶活性升高,而HO亦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④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压力反映蛋白HO-1的活性减弱,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⑤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胆红素可以通过降低补体活性来抑制补体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低水平的血清胆红素使它参与的抗补体活性减弱,促进脂质氧化和动脉粥样硬化[6]。⑥细胞内的活性氧产生,使LDL氧化。LDL的氧化修饰是在内皮下间隙进行的,因为内皮下间隙的抗氧化物的浓度很低。LDL氧化修饰后颗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在apoB上产生了新的抗原决定簇。如果在循环系统中容易被循环中的免疫活性细胞清除「5」。随着含氧化脂类LDL的产生,改变了内皮细胞功能,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进而促进脂肪斑块的形成。因此胆红素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子,对CHD有重大意义。

尿酸(UA)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是嘌呤碱经水解脱氨氧化等作用生成的最终产物,人体自身的一些细胞以及一些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海鲜)在体内新陈代谢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嘌呤,最后在肝脏中合成尿酸,然后经肾小球率过后几乎全部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其他的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正常人体尿中产物主要是尿素,含少量尿酸。长期以来尿酸一直用于肾脏、痛风、核酸代谢亢进等疾病的诊断。Puddu等在经过数年的研究后提出血尿酸升高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高尿酸成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的机制可能是由于:①升高的尿酸促进了LDL-C的氢化和脂质的过氧化。②尿酸在产生的过程中有氧自由基生成,心肌组织大量缺血缺氧可以生成大量的氧自由基,生成的自由基可以参加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③尿酸升高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④尿酸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很低,高尿酸症时尿酸微结晶容易析出并沉积于血管壁上,直接损伤血管内膜。⑤在尿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可以灭活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形成强氧化剂——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该离子使CHD的血管舒张作用受损。⑤在尿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超氧化阴离子,该离子使CDH的血管舒张作用受损。本文证实,冠心病患者尿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有统计学意义。所以高尿酸水平是冠心病发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脂蛋白(a)是berg于1963年在血浆脂蛋白电泳时发现ß-脂蛋白部分有一种新的抗原成分,并于LDL结合并将此抗原成分命名为脂蛋白(a),其核心成分由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脂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脂蛋白(a)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它的水平不受年龄、性别、饮食的影响,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能转换为其他种类脂蛋白,且主要在肝脏中合成。脂蛋白(a)的升高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7]。我们知道冠心病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机理可能是一些被称为周阳的物质逐渐沉积在动脉的内壁上,这些沉积物称为蚀斑,在Plaque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细胞残渣逐渐聚集。当巨噬细胞中吞噬了大量的脂类物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后,也就成为了粥样化细胞,紧接着是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突入动脉腔,阻止血液流动。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LP(a)使脂蛋白中特殊的一种,它的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所含的载脂蛋白部分除了含一份子ApoB100共价结合。Apo(a)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纤溶系统中可与纤溶蛋白结合,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血浆纤溶蛋白溶酶原(PLG)的活性,抑制纤溶功能,凝血功能相对亢进,有利于血栓的形成。本组研究结果亦证实CHD组的脂蛋白(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脂蛋白(a)的升高与CHD的发生有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LP(a)显著升高,而胆红素则相对降低。说明低胆红素、高尿酸、LP(a)是诱发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综合测定血尿酸、LP(a)、胆红素等生化项目,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更加全面的了解和预防冠心病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内科学第六版

[2]陈树添,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含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3]陈在嘉,徐义根,孔华宇,等。临床冠心病学﹝M﹞。

[4]张峻等,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进展。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韩榜成,吕元,倪赞明。胆红素的抗氧化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6]胡敏。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的关系(J)。

[7]何成毓,冠心病与脂蛋白(a)r的关系。岭南心血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