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激光光凝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激光光凝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邓晶

邓晶

(汪清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吉林汪清1332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激光光凝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2018年4月到2018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基础治疗)与观察组48例(激光光凝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时长及视力改善时长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在治疗时长及视力改善时长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光凝技术方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应用价值;激光光凝技术;糖尿病视网膜病

前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易致使患者出现双眼不可逆性盲病症的临床糖尿病常见并发症[1],对患者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近几年临床治疗该病常应用激光光凝技术作相应诊治,但由于缺乏系统研究与相关效果分析,故本文探讨了激光光凝技术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具体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2018.04.22-2018.12.28期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总计9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激光光凝技术方法的一组(48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基础治疗方法的一组(48例)作为对照组。【性别】观察组女21例,男27例,对照组女23例,男25例;【年龄】观察组39-66岁,平均为(54.68±3.87)岁,对照组40-68岁,平均为(54.82±3.94)岁。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⑴96例患者据临床病理学诊断,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况。⑵96例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中途退出研究者。⑵严重心理障碍、脑器质性疾病或癫痫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运动及饮食等常规辅助治疗。

1.2.2观察组

激光光凝技术,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激光光凝技术,方法:采用参数设置为Ⅲ级-Ⅳ级激光反应斑、200ms-300ms曝光时间、100μm-300μm光斑直径、200mW-700m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德国Zeiss公司制造)对患者进行相应激光光凝治疗。若患者为黄斑水肿(具有临床意义),参数设置则应为Ⅰ级激光反应斑、100ms-200ms曝光时间、50μm-100μm光斑直径与100mW功率[2]。每隔一周治疗1次,疗程1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测评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治疗时长及视力改善时长指标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作相应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上,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治疗时长及视力改善时长指标用“”的方式表示(t验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治疗指标,观察组在治疗时长及视力改善时长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疾病,并发症较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该病并发症中的一种眼科病症[3],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黄斑水肿、IRMA(视网膜内微讯管异常)、静脉串珠状、棉绒斑、硬性渗出、出血斑点及微动脉瘤等,严重时易致患者失明,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近几年临床治疗该病广泛应用激光光凝技术,该方法可缩小患者视网膜缺氧、缺血面积[4],破坏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谢旺盛),进而降低其视网膜水肿及耗氧量程度,提高其视网膜功能,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其致盲率,效果较佳。如上文所示,观察组治疗时长指标为(43.24±6.25)d、视力改善时长指标为(32.09±1.56)d,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对比亦能证明激光光凝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基础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综上所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激光光凝技术,可有效减少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视网膜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家佳,柯根杰,顾永昊,王林.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07):991-994.

[2]刘彩霞,谢青,生侠,彭立,陈惠.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机的选择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4,34(06):575-576+582.

[3]朱学春,李先锋,缪丁慧.激光光凝术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4,34(06):580-582.

[4]赵帅,尹妮.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的药物干预[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