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试论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马天龙

马天龙(黑龙江牡丹江电业局,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价值体系、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关健词:和谐文化;价值取向;思想内涵;行风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在和谐企业创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地理解企业文化与和谐文化的辩证关系,及如何培植和谐企业文化等是我们当前须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据牡丹江电业局企业文化开展情况,浅谈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电网企业担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也就决定了电网企业文化的独特性。

1以内部运作规范和外部个性化服务等为重点,不断深化服务文化建设

电网企业是全国所有行业中服务对象数量最大、服务层次最多、服务要求最高的企业。当前,随着客户群体对电力服务的“保姆”式要求越来越高,电网企业的服务文化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又好又快”的服务上,其最终环节体现在内部运作规范和外部个性化服务上。

1.1建立高效的内部运作机制。企业窗口形象,既取决于前台一线人员的服务形象,又取决于他们的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是需要企业内部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去做支撑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掉链子”情况,都会使整个服务网“瘫痪”,严重的还会造成重大服务质量事故。这就要求电网企业一要建立通畅高效的内部服务关系,规范内部服务流程,认真落实《服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内部部门之间的扯皮形象,使内部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2推行个性化服务。电力服务的最基本特性是无形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以及差异性等。从服务的差异性来看,如果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服务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电网企业可以借鉴电信、航空、保险等服务行业的经验,根据客户贡献率不同施以不同的服务关怀。

1.3恪守诚信原则。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信任,打造百年企业也离不开诚信。中国自古至尽都对“诚信”推崇备至。《论语-颜渊》中记载着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政的故事。子贡请教治国办法。孔子说,有充足粮食,充足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应去掉哪项?孔子说:去军备。子贡又问,如果再去一项去掉哪项?孔子说,去掉粮食。军备、粮食是企业的物质,而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任则代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以拓展安全文化体系为基础,积极构筑保障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大安全屏障

健康向上的安全文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活力和动力,是企业健康发展和实现规模效益的根本保证。

2.1构筑坚强的生产安全屏障。生产安全是安全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向上的安全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工作的活力、动力,是安全生产的保障。抓好生产安全文化建设,应努力培育“防范为先、可控在控”的核心理念,以“保障生命安全、保障电网安全”为目标,从“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以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管理工作为抓手,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建设内涵。通过不断的“积累”,在企业中形成“用理念指导工作、用制度规范行为”的文化环境;在员工中形成“敬畏制度、按章办事”的行为规则。

2.2构筑坚强的经济安全屏障。推进经济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做干净事”的核心理念,从“制度、审计、监理、稽查”四个方面入手,引入风险管理,把保证企业经济安全和规范企业管理、防范企业风险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防范和控制经济风险的目的。制度上,重点完善电费收入、成本、资金、工程、材料物资、财务审核、关联交易、职务消费等制度管理体系。

2.3构筑坚强的干部平安屏障。强化干部平安,重点在于强化监控和保持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高压态势。其一,坚持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探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分类管理。其二,推行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管理。通过开展“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控、风险补救”来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及干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其三,加大对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探索力度,推动建立健全和改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管理约束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纳入到企业管理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之中,努力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重点层面和工作流程。

3以管理文化建设为手段,积极探索清晰、规范、和谐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外在环境和企业自身环境的影响,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出现多头管理、层次不清、职责不明、奖惩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企业管理者通过深化管理,建立清晰、规范、和谐的管理秩序来加以解决。

3.1建立清晰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清晰可行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最有效管理的基础。制度清晰了,才能明晰界定单位、部门和员工所承担的具体工作责任,才能有“参照物”可比,才能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管理氛围。

3.2强化执行文化建设。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好的执行,否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解决执行力衰减的问题,除了加强教育引导外,还需要强化工作质量和工作完成时间的考核,要坚持一事一评,采取自下而上的“溯源”方式,逐级“锁定”衰减对象,并严格对导致衰减的对象进行考核问责。以此来打造一个高效有力的“执行链”,确保工作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3.3高度关注“人”的素质。管理文化建设中,“人”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最主要的,员工工作缺乏责任心或技能跟不上,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管理能否有效执行到位的关键因素。

4以团队文化为途径,充分发挥团队合力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团队文化是一个集体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建设团队文化的关键是要形成被全体成员认可接受的团队精神和核心理念,建立起彼此信任、真诚沟通、精诚合作、相互补台的良性人际关系。

4.1发挥团队整体合力。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首次引用了“船队说”概念,他说:“一个船队,决定这个船队速度的不是行驶速度最快的船,而是行驶速度最慢的船。”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企业,企业团队建设的关键还是提高平者、慢者的素质和执行速度。作为企业领导,就是要为能者打开发展空间,为平者提供生存的空间,不能让每个人因自身能力素质差异而掉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整体合力。

4.2关注团队结构效率。结构效率,源于经济学概念,即团队整体效率不是个人执行效率的和,而是乘积的关系。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反映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现阶段,电网企业发展要实现从利润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正确认识“利”与“义”,争取和谐发展环境,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