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

赵启才

赵启才

(雅安德仁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我们知道,在语言的三要素中,文字语言传达的是信息,有声语言传达的是感觉,而肢体语言传达的是态度。在医疗过程中,很多时候,病人不仅看重我们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更看重我们的工作精神和服务态度。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病人及家属都会看得清清楚楚,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感受和情绪,甚至影响到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声誉的评价,所以,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处处注意肢体语言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应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

当患者来到医院时,特别是初诊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科室分布不了解,加之病情危急,惊慌失措,作为导医应当主动起身迎上前去,了解病情,初步分诊,并向患者指明应该去就诊的科室,在说左边右边时,应用手指向,以便患者快速明白,找到相应科室。如果不加手势,病人一时难以明白是你的左手边,还是他的左手边,会很迷茫。对老年患者及行走不便的患者,应主动搀扶,并提示小心,注意安全,或用轮椅推入诊室。对于听力差的老年患者,应俯首帖耳,放慢说话速度,稍大声一些,让患者能听明白你所说的话。对聋哑患者,应用手比划、点头、眼神等肢体语言交流,细心观察患者,特别注意患者按压和手指的部位,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检查。

当患者来到就诊科室,值班医生应主动给患者打招呼,点头微笑,如果就诊患者较多,还应叮嘱患者耐心等待。询问病史时,应放下手中事情,认真聆听患者诉说,并适当点头示意,根据病情,引导患者,找出就诊关联所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动作应轻柔,注意患者疼痛或不适部位,以及患者的表情变化。冬天进行体格检查时,还应注意保暖,避免用冰冷的手指或听诊器刺激到患者,应主动用茶杯、暖宝宝将手烘热,将听筒捂暖再进行触诊和听诊。对于女性患者,胸腹部听诊或体格检查,应注意对私密部位遮挡,避免走光。

对收入住院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其带入病房,找到他自己的床位,做好入院宣教,并说明如果需要帮助,请按呼叫器,对部分老年患者,最好是拿住呼叫器,教会患者具体的使用方法。在测量生命体征时,应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并将结果告知患者,简短说明情况,解除患者的忧虑。在输液过程中,动作要轻盈,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一针见血,输好液后还应帮助患者放好肢体,让其处于最佳体位。如果是冬天,还要注意保暖,最好将患者的肢体放进被窝,理好被子,再次观察液体滴速是否受到影响。如果病人按呼叫器,医护人员应第一时间赶到,并询问病人的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如果病情有特殊变化,应立即报告管床医生,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住院医师在查房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情绪的波动。如疼痛性疾病,要注意询问疼痛的好转情况,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检查疼痛部位,并注意触摸按压时患者的反应,和健侧相对比,和入院时相对比,初步评估疗效,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对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应拉手扶肩,耐心聆听患者诉说,点头示意,并说明此次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安慰,让其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对患者家属,应积极沟通,详细说明患者的实际病情,让其与患者进一步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给患者家属沟通时,应取下口罩,以示尊重,说话时要看着对方,轻言细语,平易近人,实事求是。如果病人病情危重,或是恶性病变,要及时告知家属,采用委婉迂回方式,给他们一些时间,有心理准备,逐渐接受。根据实际情况和家属意见,选择恰当时间和时机,看是否告知患者。

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或不便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情况,肢体语言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当一个急诊患者进入手术室许久,手术室门打开的瞬间,病人家属的第一句话可能是问:医生,病人怎么样?如果医生长叹一口气,并摆摆头,许久才说我们尽力了,大家都会很快明白抢救结果。如果直接宣布患者抢救无效,已经死亡,突如其来的打击,有的家属一时难以接受,特别是情绪失控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家属,也许有生命危险或恶性事件发生。有时患者或家属会提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过分要求,作为医生既要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又要让他们知难而退。此时,如果我们叹息、摆头、不说话、看着对方,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明白医生的意思,到此为止。

总之,这些点点滴滴,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无不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帮助、爱护。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今天,要想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就必须以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的医疗技术,方可立足市场,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