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华经典诵读对学生品质的影响与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探究中华经典诵读对学生品质的影响与渗透

李俊

李俊广东省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510630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人留下来的文章有千千万万。在这如若繁星之众的文化经典中,去诵读、去感受、去领略古人的风采。这优美华丽的辞藻,这超脱凡尘的意境,或赞美祖国山水,或表露自己心扉,或直抒胸怀,或暗讽当局,或喜悦,或惆怅,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古人的人格魅力。诵读这些经典,有利于学生了解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经典;诵读;文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15-01

一、诵读经典,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早已作古,然而他们留给我们的文章却世代相传,从这文章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精神,蕴藏着先人的智慧,体现作者的人格魅力。每当诵读这些文章,便会从心底产生巨大的力量来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新潮澎湃,让我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去认识他们,去了解他们。这就是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它吸引着我们去诵读,去理解为人处世的哲学。诵读这些经典文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志气,修养品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精深的体现,是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热爱之情的见证。诵读这些经典,能够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让学生认识我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以及古人的家国情怀,国家永远是第一位的。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是先人信奉的哲学,“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到“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戴叔伦,这流芳千古的豪迈经典,正是响彻云霄的爱国知音,是我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宣言,是一个民族对国家的信仰。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提高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们报效祖国的意愿,确立学生们长大以后要全心全意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国家的需求,为了国家尽自己的义务。

二、诵读经典,洗涤灵魂,提高人格魅力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跟天生的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变成了天生的一样。因此,在儿童还未感染社会不良风气之前,要培养孩子的善心、善意,和优秀的品行,先入为主,那么等他长大了就不容易改变。必须注重小时候品德的培养,有目标的选择一些经典名篇,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会积极向上,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遇到挫折不要气馁,要敢于挑战,要敢于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我,正如李白《将进酒》中所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要不怕困难,有迎难而上的勇气,相信只要拼搏就会成功,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要有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不嫉妒别人的成功,用他人的成功来激励自己。要学会“律人之心律己,恕己之心恕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口袋富裕的同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随之产生了,人们一切向钱看,物质丰富的同时,是精神的丧失,受其影响,一些学生也失去了远大的理想。阅读这些经典,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健全学生人格,增加学生底蕴,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诵读这些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与历史文化名人进行心灵碰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真善美,提高综合素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教育吟诵经典时,应该遵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理念,要求教师不要用文章分析来代替学生们诵读,而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深深领悟其中的含义,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还有更重要的是阅读这些经典能让学生在理解古人的同时,自己深深地收到熏陶,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例如,诵读《弟子规》,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孝顺”的含义,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读圣贤书,与古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习古人的美德,陶冶自身的情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儒学又是以“仁”为核心的九大思想,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即是:爱人,注重人权,求和谐,盼发展,在经典中渗透着这些道德修养的思想,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毋庸置疑,当前小学生存在众多的礼貌缺陷,例如不懂基本礼仪、文化素养较差、自私心太重等问题,让学生诵读这些经典,让里面蕴含的道德思想和哲理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收到民族精深的洗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三观”。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及孙洙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激励人们多读经典,经典读多了,自然成诵,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涤荡灵魂。

四、诵读贵在持之以恒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是在长久的熏陶中提高的,诵读经典的显性效果很容易被人们发现,但是它渗透在学生心底的隐形教育则更为重要,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可以做到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有恒心,有毅力。

总结

总而言之,诵读经典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而且还可以丰富其内心世界,提高其文学素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让学生诵读融入了作者民族感情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经典,能够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孝敬父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让学生明白,身上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郭齐家.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之根--重视对中华文化元典的诵读和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1).

[2]侯建华.小学低年级经典诗文诵读与教学实践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6):419-419.

[3]石馨.张研究学习之羽翼沐文学经典之芬芳--尝试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新方式[J].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