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当代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究

李雪萍1洪全2

李雪萍1洪全2(1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2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065-02

【摘要】步入21世纪,创新能力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国际间的激烈竞争逐渐体现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竞争中。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继而分析了当前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偏低的原因,并指出目前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Contemporarymedicinedepartmentuniversitystudentthefirststepinvestigationofthecreativeabilitydevelopment

【Abstract】Follow21centuries,theinnovationisraisedanunprecedentedheight.Atthecontemporarysocietyhighspeeddevelopment,knowledge–basedeconomybackgroundofthearrivalagesunder,internationaloffiercecompetitionbodynowtoatalentedpersoninthecompetitionofdevelopment.Thistextelaboratedtheourcountrymedicalsciencefirsthighetc.collegeuniversitystudentpresentconditionofcreatepresentconditionofcreateability,analyzedthecurrenthowreasonofcreativeabilityofuniversitystudentofmedicinedepartmentsubsequently,analyzedtheourcountrymedicalsciencethetalentedpersondevelopstheproblemofthewayexistencecurrently.Puttingforwardthepaththatfostersthecreativeabilityofuniversitystudentofmedicinedepartmenttoproblematlast.

【Keywords】medicaldepartmentstudentcreativeabilityfoster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令国际竞争呈现崭新的形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表现为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是,纵观我国教育的现状就会发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这在医科大学生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使得对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1创新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抛开旧事物,创造出新事物。创新是建立在先前的创造劳动上而的得出的现有成果,因而创新被看作是新与旧的结合。而创新能力则是一种以不断否定旧知识、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特点的能力。培养医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1)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具备全面而合理的知识结构;3)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4)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创新能力对医科大学生的重要性

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应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的需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能屹立在世界科学技术之林,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不落人后而超越前强,不仅学要知识创新,而且需要技术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创新。国际竞争的激烈要求当代医科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接受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是势在必行。

培养医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归根到底则是作为科技载体的人才的竞争。为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教育为基础,以创新能力教育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必须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带头作用。

培养医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意味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而实现的。学生良好的素质一经形成,必然会成为推动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

3当前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3.1专业自身限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医学生课程结构安排的存在问题主要是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基础知识面相对较为狭窄,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直接限制了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其次,医科大学生学习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与规律,因此,医学生在学习中只能通过标本和动物试验探索研究人体的生命规律,在具体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也尽量遵循已有的方法,起局限性尤为明显,这也正是医科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比其他专业更低的原因。

3.2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缺少创新思维医学专业性强、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而这以目标却被错误地当成了唯一的目标,认为只要掌握了医学知识,就能成为医生,就能治病救人,因而忽略了其他知识的学习和自主性发展。而单一的知识结构和狭窄的知识面直接导致医科大学生思想极不活跃,缺乏创新的思维。

3.3创新教育的欠缺目前医学高等教育仍以传统的课堂为中心,教育内容主要是围绕专业考试开展,直接造成学生的学习为单纯的背诵记忆,局限的教学方法和被扭曲的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4实践能力不强,轻视医学试验活动高等教育一直都存在着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的问题。诸多医药高等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同实践相分离,教学与科研相脱节,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加之学生缺乏格物致知的精神,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

4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4.1改革人才的培养策略,确立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医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在授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确立以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和价值观,从整体上着力培养会学习、善思考、勤探索、能创造的医学创新人才。

4.2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的意识,从传统的中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中解离出来,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教师还应注重自身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不断进取的个性品质的修养,言传身教,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时刻以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进取的精神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3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时,应注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学科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和探索提供条件,从而达到主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必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着眼于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服务,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现代化,教材建设必须前沿化,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4.4以“双主体”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要构建教师、学生“双主体教学模式”,既要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对问题主动提出思考的质疑态度和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讨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提出问题,进行科学地思考,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渗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盖晓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