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李萍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福建南平353200)

摘要: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教育的与时俱进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先进的教学服务,从而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此,教育教学应更深入地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文章以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为背景,探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策略,以便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其与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入地融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教育改革有了更强劲的动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理念逐步发生转变,不再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视对学生能力以及意识的培养。而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也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化产品,这些产品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将会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意义。因此,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意在为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突出体现则为:教师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而且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习惯信息技术、掌握基本信息技能,这就表明教师的教学理念已逐步发生改变,在未来的教育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更深入地理解,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更多的应用方法,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有诸多内容仍需要得到提升与改进,教师在实践操作中应有意识地积累更丰富的经验,积极地探索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最为先进的生产力,是当前任何领域发展中都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渗透,对提升活动效果与丰富活动资源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活动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本呆板的状态,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以一种新奇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更深入探究的欲望,这直接改变了学生面对学习的态度,能够在活动中更加积极与主动,也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多的活动资源,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传递知识的形式,使不同层次与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切实实现学生的进步与能力的提升[2]。而且在活动中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信心,让学生表达个人想法与创新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原则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教师应遵守以下原则,保障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工具,应平衡两者关系,信息技术以其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服务,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应掌握明确的尺度,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二是,应用过程中应与学生始终保持正常的情感交流,信息技术虽然先进,但其作为一项没有任何精神与情感的工具,其无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变化,因此,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作为媒介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三是,满足学科特点的需要,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项辅助教学工具,其应用应以数学学科特点为标准,对于不满足其特点的部分,教师可以省略或忽视,保障其能够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即可。四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即使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也应始终按照因材施教的标准展开具体的指导[3]。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策略

(一)活动内容融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基于实践契机合理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解决某一数学实际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个人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锻炼与提升。从本质上来讲,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吸收所学数学知识,实现理论知识的升华、数学基本技能的提升。为此,在活动过程中,要想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活动内容应始终坚持以学生兴趣为主,充分体现学生本位的理念,让学生的个性以及想法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并引导学生努力探索、有效合作[4]。

例如,在教学《圆》这部分知识时,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部知识主要为几何,由于学习过简单的几何知识,学生对几何概念也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所以,该部分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探究圆的特点,学会圆的画法,正确辨认与测量圆的直径与半径,为后续更深入地学习与圆相关知识奠定基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圆,并在班级内部找寻圆形,利用手中的圆规、直尺等工具展开圆的测量,当学生对圆有了较为深入地探究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直观而系统的总结,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这个过程不单纯的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索的过程,学生可以有效的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积极发表个人看法,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

(二)活动方法融合

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并不单纯是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让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想要的信息,积极主动探索。

例如,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时,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机械式的训练过于枯燥,学生情绪容易受到不利影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如游戏、合作探究、自我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在游戏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人游戏程序,学生在信息技术设备上自行操作,设备可以直接给出计算时间、准确率等信息;而合作探究是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接力等方式进行计算,以紧张刺激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保障学生全员参与;而自我探究可以基于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闯关模式,不断提升分数混合计算算式难度,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从而锻炼学生计算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学生实现个人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其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提升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飞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与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3(6):201-202.

[2]刘群.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未来英才,2015,24(12):183-183,184.

[3]程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掷一掷》研课故事[J].新课程(小学版),2017,39(2):98.

[4]叶武平.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小学园艺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8):111-112,115.

[5]程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掷一掷》研课故事[J].新课程·小学,2017,2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