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尚春燕

尚春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一区山东淄博255300)

概述

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约80%的深静脉血栓是“沉默”的,发病前期往往无症状,由于认识不足和缺乏必要的防治措施,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42-57%、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41-85%、髋部骨折手术为46-60%;肺栓塞总发生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0.9-28%、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1.5-10%、髋部骨折手术为3.0-11%。

危险因素

(一)内在因素: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溶因子以及血小板膜受体的各种基因的改变与血栓形成倾向相关,某些特定基因的特异突变易促进血栓的形成。

(二)外在因素:

1、血流缓慢可能是血栓形式的主要因素,如手术、全麻、长期制动、卧床患者等。

2、静脉壁损伤:静脉穿刺和介入治疗,盆腔骨科手术、分娩、外伤等损伤髂静脉。

3、血液高凝状态:节食水,吸烟,酗酒,口服避孕药。

4、年龄:多为中年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

5、其它: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恶性肿瘤等。

临床表现

(1)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每天用卷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粗细。

(2)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3)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生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

基本预防措施

1、在四肢或盆腔临近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2、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3、鼓励病人尽早开始经常的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4、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下肢可穿逐级加压弹力袜。

药物预防:术前12小时或术后12-24小时开始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或术后4-6小时开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常规剂量的一半,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一般不少于7-10天。

预防时间和时限:对于大部分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预防的患者,首剂既可在术前给予也可在术后给予。

接受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往往于出院时停止抗栓治疗,而临床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术后凝血途径持续激活可达四周,术后危险性可持续3个月。

护理:

(1)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30度,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尽可能采取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

(3)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4)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5)给予高纤维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6)每班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病情。

(7)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漱口、多饮水大便干结者可用开塞露通便,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防止褥疮的发生。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亡率达70%,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窒息感、咳嗽、咳血,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