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降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王金梅姚青青陈琳

王金梅姚青青陈琳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科,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影响术后术肢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比较改善前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28.79%降至改善后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降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品质。

[关键词]品管圈;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术肢并发症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2016年8月23日-9月22日我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79%,存在安全隐患,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及不适。针对此情况采用品管圈的活动进行改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3日-9月22日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66例作为改善前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在46-79岁;选取2017年1月15日-2月15日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70例作为改善后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38例,年龄在52-76岁。纳入标准:①经桡动脉进行穿刺的冠脉造影术患者,排除行气囊扩张术及支架术者;②术后发生术肢并发症的患者,包括发生术肢肿胀、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穿刺部位水泡以及血管闭塞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具体如下:

2.1成立品管圈小组本圈由11名医护人员组成,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圈长由资深主管护师担任。其中主管医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人。通过头脑风暴,确定了圈名为心意圈,寓意为“全心全意守护生命、关爱生命”。

2.2主题选定品管圈小组开会讨论,根据临床需求、护理质量检查反馈及全体成员头脑风暴,选出若干备选主题。根据领导支持、迫切性、可行性和圈能力,采用5分、3分、1分的评分方法,选出得分最高的“降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为本期主题。

2.3活动计划拟定活动时间2016年8月1日-2017年3月21日,为期7个半月。按P占30%,D占40%,C占20%,A占10%对本期活动时间进行安排,并绘制甘特图。

2.4现状把握2016年8月23日-9月22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手术患者共有66例,发生术肢并发症19例,其中发生术肢肿胀9例,穿刺点出血7例,皮下血肿1例,张力性水泡1例、血管闭塞1例,发生率为28.79%。根据汇总表(见表1)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法则,确定了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为84.21%,分别为术肢肿胀、穿刺点出血。

2.5目标设定圈员打分得出本圈的圈能力为88%,现状把握中现况值为28.79%。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8.79%-(28.79%×84.21%×88%)≈7.46%,因此,本期的目标值为7.46%。

2.6解析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分别对术后患者发生术肢肿胀、穿刺点出血进行原因分析,并分别绘制了鱼骨图。

2.6.1术肢肿胀真因解析选择前6名为要因,分别为:无抬高的工具、压迫板直接接触穿刺点、压迫时间过长、未告知抬高的角度、害怕,不敢动,记错或算错减压时间。根据上述要因,制作了术肢肿胀真因查检表。

2.6.2穿刺点出血真因解析选择前6名为要因,分别为:腕部未有效制动、减压幅度过大、宣教方式单一、记错或算错减压时间、术后未交接压力、黑板上减压时间模糊。根据上述要因,制作了穿刺点出血真因查检表。

2.7对策拟定与实施针对真因,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及对策维度权重表选出实施的对策。

2.7.1规范术后护理流程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培训,术后使用介入三角垫进行术肢抬高,撤除压迫器前每小时进行巡视,观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以及末梢循环情况,撤除压迫器后在床旁观察3分钟确定无出血方可离开。

2.7.2调整首次减压时间,规定减压幅度将首次减压时间由术后4小时调整为术后3.5小时,减压四次后解除压迫,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执行。规范减压幅度,旋转压迫器旋钮一圈,并在压迫器上用笔做标记;做好交接班及记录。

2.7.3压迫板下垫无菌纱布术后拔出鞘管后医师用一块折成4cm×3cm的无菌纱布方块压迫在穿刺点处,然后再使用螺旋式压迫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调节好止血器压力。术后观察纱布及压迫板有无移位,以及纱布上有无进行性出血。

2.8效果确认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7.14%-28.79%)/(7.46%-28.79%)×100%=101.5%,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28.79%-7.14%)/28.79%×100%=75.20%。

2.9评价方法比较改善前后两组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其计算公式为:发生率=符合纳入标准的术后发生术肢并发症人数/符合纳入标准的冠脉造影术患者总人数。

2.10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及原理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改善前后两组患者的术肢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患者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28.79%降至改善后7.14%。

3.24讨论

4.1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桡动脉压迫器,在未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之前,发生的术肢并发症为27.7%【7】。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圈成员通过对术后术肢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28.79%降至改善后7.14%,效果显著。

4.2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品质本次活动指定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护理流程图及术后临床护理路径表,增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宣教的能力,通过宣教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知,能够更好的配合护士工作,减少术后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活动过程中,科室上下一体,团结和谐,积极、主动,责任心增强,运用各种品管方法来发现和解决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达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护理品质。

4.3存在不足活动结束后,圈员对各阶段进行检查与改进,对于优点要继续保持,缺点要及时改进,如查检表内容需更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再细致一些,减少漏填率。活动中的对策内容可改善我院心血管三个病区的共性问题,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2]尤黎明,吴瑛,孙国珍等.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8.

[3]蒋蓉,梁婷.不同部位对应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5,11(7):468-470.

[4]范晓英,赵荣甫等.品管圈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并发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5(10):1479-1480.

[5]康孟乐,何洁雪,林海燕.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报,2011,2(55-56).

[6]郭士遵,王宁夫,叶显华等.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后两种压迫器止血效果的比较[J].心血管病防治,2011,3(11):179-181.

[7]李志华.临床路径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压迫器应用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3(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