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1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

张先俊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舞凤镇第一小学637508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之一,学习语文也是训练口才和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朗读,学生能直接而深刻地领会课文内容,也可以领略文章韵味、气势和感情色彩,深入理解文章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从而提高自己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3.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要多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对读书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兴趣乃阅读的动力。因此,不能强其所难,而要激发读的兴趣。

1.以听讲激趣。

利用课前或课余时间由老师讲,学生听,或诗或文,或时代背景、或内容介绍,或认识体会、或写作特色。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但又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听了常常心驰神往,可又像雾中看花,究底不能而又欲罢不忍。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寻根问底、一读为快的心理。

2.以复述激趣。

复述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要复述得好,就要理解和领会课文的内容。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就要读得好,只有读得好,才能复述得好。因此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应要求学生做到读后能完整地、有条理地、比较生动地复述阅读的内容。看谁复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生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去读。

3.以范读激趣。

表面上看,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读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教师精彩的范读会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也为他们学好一篇课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因为教师的范读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增强了课文的感染力,再现了文章所描绘的情境。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使自己的范读做到准确、无误、感情丰富,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读兴。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