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探

梁晓

山东省青岛北京路小学266001

摘要: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生活中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培养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养成良好科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生活中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探究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目前,多数小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家里,尽管有时也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家长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唯恐孩子听不明白。在学校里,教师在教学中也多是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是学生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于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2.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3.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学生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种子的一生”这一单元时,教师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开花结果,并收获种子,每一点的变化都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最后,将所有学生的实验成果都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了植物生长的一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注重科学实验中的科学猜想。“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2.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

3.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走进课堂——小学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纪光《现代小学科技教育》.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