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伊广英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价值观问题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关注,辽宁省抚顺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显著,取得了突出成绩。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BKS004)“辽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研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城市内在精神文化的生成。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需要提高城市的价值观。激发城市文化的创造活力,关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倡导创新精神、提升学习精神、彰显奉献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和动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导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内在追求,体现了党和全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一个民族、国家的独特的价值观,是将其聚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并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2]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它依赖于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政治制度的合理安排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具体创新,但不可缺少的是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价值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动力,一种目的,当价值存在通过人的理性把握而转化为观念时,就会以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并入社会系统的运行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成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功能,使全市人民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产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懈动力。用自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规范和引导,使人们朝着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抚顺市把雷锋精神自觉融入价值观

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举措。抚顺市用雷锋精神来提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道德境界,对推动全市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坚定全市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城市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培育全市人民的爱国、爱市、爱家情感,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前途命运与城市发展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建设城市的事业中去,为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增添动力。

雷锋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抓住这个实质,才能抓住雷锋精神的灵魂和核心。因此,抚顺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市民进行城市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雷锋同志说:“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大的幸福。”城市文化建设应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文化,使其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源泉。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有逐渐减弱的倾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将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动员起来,以满腔的热情、创新的精神、积极的行动,使中华民族精神绵绵不断地传承延续、发扬光大。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城市的标记,但是,更重要的是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给城市注入活力。在实际行动中,抚顺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推动文化观念、文化形式、文化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创造,在借鉴中提高,在改革中发展,使城市文化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文化繁荣,带来人们精神的变化。对于城市来说,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与城市价值观融合,无疑构成了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三、抚顺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雷锋就是一个典范。抚顺市委、市政府就把学雷锋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纳入总体工作格局之中,形成了具有抚顺特色的学雷锋活动机制。50年来,抚顺市相继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典型联谊会、第一个雷锋基金会、第一个学雷锋志愿者协会、第一个由学雷锋先进单位组成的“学雷锋联合体”,并根据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于2011年底成立了建设雷锋城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置了建设雷锋城办公室,为新时期学雷锋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抚顺市共有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以雷锋名字命名的站、岗、亭、车、街、路、班组和团队遍布全市城乡,为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抚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抚顺市民守则》、《抚顺市民“十不”暨抚顺市民行为奖惩办法》、《抚顺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抚顺市志愿服务条例》、《抚顺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办法》、《抚顺市敬老优待服务规定》等相关法规,有效地推动了学雷锋活动的开展。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学雷锋活动,相继出台了《抚顺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行政执法机关开展文明执法活动实施方案》、《抚顺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等专门法规,使学雷锋活动更加规范和更具可操作性。

为保证学雷锋活动常学常新,抚顺市结合形势发展变化,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雷锋杯职业道德竞赛活动的安排意见》,把学雷锋与爱岗敬业结合在一起;《关于命名表彰抚顺市“雷锋号”先进集体的决定》,把学雷锋同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关于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把学雷锋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结合在一起;《抚顺“小雷锋”评选办法》和《抚顺市“雷锋式少年”、“少年雷锋团”评选办法》,把学雷锋同青少年健康成长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编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王伟光,人的精神家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3.

作者简介:伊广英(1979-),女,辽宁丹东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