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自由体位对阴道分娩率与产妇满意率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产程中自由体位对阴道分娩率与产妇满意率探究

罗凌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产科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进入产程后采取自由体位对阴道分娩率与产妇对产科工作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有经阴道分娩意愿的初产妇200人,其中2018年4月-10月收治的10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体位;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为实验组,产程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比照两组初产妇最终的分娩结局及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照。结果:实验组初产妇的经阴道分娩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率(6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对照组对产程中产科工作满意度平均为70%,实验组产妇对产程中产科工作满意度平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在临床应用中获得广大产妇的认可支持,能够更好地配合助产士助娩,有效地提高阴道分娩率及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自由体位;阴道分娩;认可

自由体位是指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且孕妇未存在妊娠合并症及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由助产士根据个体差异及产程中不同时期进行专业指导及监测,由孕妇选择自我感觉舒适并能缓解疼痛且利于胎儿娩出的体位。选择姿势可似未孕前,如:蹲位,站位,跪位,俯卧位,趴位,坐位等姿势,而不是静卧在床上只局限于仰卧位或侧卧位[1]。让分娩更贴近日常,使产妇在等待分娩过程中心理上的束缚减轻,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社会心理因素。我们无法对产道和胎儿的因素进行改变,却能通过外在的因素来增强产妇产力和对产妇的精神因素的把控。传统的仰卧位分娩方式,严重地限制了孕妇的活动,致使孕妇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而感到焦躁,同时也存在宫颈无法有效地扩张而导致产程延长,使产妇失去对经阴道分娩的信心。较长时间的仰卧位也会因增大的子宫和胎儿压迫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引起孕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进而致使胎儿供氧量减少[2]。

WHO提出了自由体位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3],打破传统分娩方式,且已逐步运用到临床中,消除了各助产界对自由体位分娩疑惑,得到了助产界及广大产妇的认可与支持。为验证自由体位在分娩过程中的有效性,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有阴道分娩意向的初产妇200人进行实验对照,具体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有经阴道分娩意愿的初产妇200人,其中2018年4月-10月随机抽取的100例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4月随机抽取的100例为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2-27周岁产妇120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人,产妇年龄在28-32周岁产妇60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产妇年龄在33-35周岁产妇20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人,其孕周均为39.0±2周,病历资料其全,符合正常分娩条件,如单胎头位,骨盆外测量无异常等,产妇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此,对照组和实验组具备相同的基础,其实验数据可进行比较。

2、方法

对照组:孕妇进入产程后采用常规体位进行监测、协助分娩,如:采取传统的平卧仰卧位、侧卧位,在助产士严密监测胎心音,宫缩,生命体征,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等情况下进行分娩,直至宫口开全后,再采取膀胱截石位指导用力,至胎儿娩出。

实验组:分娩过程中孕妇在任何时期均可采取自由体位。孕妇进入产房待产后,助产士向孕妇自我介绍,使其熟悉产房环境及产房中所具备的相关设施仪器,告知孕妇不必局限于某一姿势,可借助分娩凳,分娩车,分娩球等设施自由地选择自感舒适的体位;让孕妇了解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瓜熟蒂落”的生理过程[4],阐明胎儿及母亲经阴道分娩的优点,消除其因宫缩疼痛所带来的焦虑与恐惧,树立对经阴道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在助产士密切监测及指导下进行分娩。

3、观察指标:密切观察两组初产妇最终的分娩结局及产后对产房工作满意程度。

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处理。

二、结果

1、分娩结局比较:见表1,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实验组,而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在经阴道试产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舒适体位,可相对性地使全身放松,减少生理上及心理上对分娩的焦虑与恐惧,有效缓解宫缩带来的疼痛,增加阴道分娩信心,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助产工作;同时也避免了孕妇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继而减少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

当孕妇取站位、坐位时,可使胎儿的重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可通过胎儿的重力作用,使胎先露对宫颈的压力增加,反射性地刺激引起宫缩,从而使宫口更好地扩张,胎先露下降。取站俯卧位、手膝位时,可借助重力作用使胎背转向前行,从而带动胎儿的枕部转向骨盆的前方来纠正不正确胎方位。同时在产妇运动过程当中,骨盆关节也随之产生运动,促使胎儿在产道中进行旋转,便于胎头的位置与骨盆相适应,使胎头更好地通过产道来促进产程进展。

自由体位分娩方式有诸多好处,然而我们也不能盲目和过分地使用自由体位,如长时间的坐位和蹲位,可导致会阴和宫颈的水肿;过久的站立或过度的运动可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因此,助产士需要提升自我专业判断能力,根据不同产妇存在的个体差异和在产程中的不同时期需要来指导产妇选择舒适体位,并严格掌握使用时间;密切观察监测产妇胎心音,宫缩,生命体征,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等产程进展情况,严防脱产事件的发生;重视孕产妇主诉,如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立即更换为卧位,查明原因,对症处理;需有专人陪护,切记不可让产妇独自旁行;严防跌倒、碰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巧妙地与产妇进行沟通,消除其心中顾虑,使其对经阴道分娩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江秀敏.分娩第一产程自由体位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2(5):21-23

[2]郭玉花.产程中半卧位效果临床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605-606

[3]荣利,孕妇在产程中采取不同体位对分娩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杂志,2011,17(12):1482-1484

[4]陈敏芝.家庭式产房分娩5150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133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