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高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孙佳王涛孙皎添

孙佳王涛孙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根据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现行生物制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并从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制药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一、高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高职生物制药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制药公司,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产品分析检测及药品营销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课程体系看,更多偏于化学、生物方向,这与培养面向医院药房、药店的药学服务类人才的传统药学教育是不同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医药类院系开设了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制药类专业,因为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这一点上来看,制药类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制药是从源头上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药品;而药学服务则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根据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生物制药类专业每年会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从事药学服务类工作,但与传统药学专业相比,制药类专业毕业生在药学专业基础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必须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改革,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1.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结合高职特点,大力开发项目课程,更加突出专业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性。传统的教学课程内容多而杂,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化学功底,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大胆改革,大幅度降低理论内容难度,并适当压缩理论学时,以“必需、够用”为度。从职业岗位入手,采用逆向分析法,打破学科体系,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按照职业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制订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坚持“下家评价”原则,即前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质量由后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者和使用者评判,体现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后续课程为制剂检验工、药物分析工等职业岗位服务理念。

2.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即建立由制药企业行业、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章程,明确职责,负责校企合作具体事宜。校企探索建立实施依托产业办专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利益驱动机制。探索建立实施校企双向兼职、双向培训、弹性安排学生企业实习等互惠共赢机制;探索建立实施共建校中厂、厂中校等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的融合共建机制等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推行“双证书”制度,共同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双证融通,开发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同开发建设包含学习资料、试题库、动画模拟、视频资料、课件等多个模块;开发生物药品生产过程品质控制虚拟流程、虚拟工艺等资源系统、建设集学习、考核、评价、服务、共享多功能于一身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强化实训,促进项目教学改革。以就业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共识和方向。强化实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则是完成目标的必要条件。生物制药专业在改革中尤为注重实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一方面,加强实训力度,将实训学时与理论学时比例提高至3: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以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生物药物兼顾代表剂型为工作载体设计单项检测项目,同时设计综合实训任务,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阶梯式推进教学进程。另一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法,精选生物药品生产实训内容,实训前将内容布置给学生,要求其查阅生物药品生产方法以及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讨论。课程结束后,增加现场综合实训项目。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原则,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和水平为重点,从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我校已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相融,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

以上只是笔者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探索如何增强学生对生物制药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德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五年制高职药类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7-49。

[2]谭君陈晓麟周之良任彦荣高职高专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3]刘伯臣丁岚峰姜旭德包玉清刘宇峰梁运霞王伟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制药技术类专业主干课程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4]包玉清刘伯臣梁运霞姜旭德王伟姜涛刘宇峰丁岚峰高职“工学结合”制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

[5]白玲玲郭秀梅姜辉以就业为导向强化高职制药专业学生技能培养[J].黑龙江医药,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