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对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探讨

宗涛

铁力市桃山镇桃林康乐社区服务中心152514

摘要: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积极探索一条适合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建立辖区社区居民一级、二级和三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规范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和行为进行干预,以期达到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增进健康,有效缓解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目的。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探索;实践

Abstract:makefulluseofthecommunityhealthserviceresources,activelyexploreamanagementmodelsuitableforthehealth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ofcommunityresidents,establishastandardizedmanagementsystem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first,twoandthreeleveldiseasesofthecommunityresidents,andcarryoutthemainhealthproblemsandbehaviorsaffectingthehealthoftheresidentsthroughthissystem.Interventioninordertoimproveresidents'awarenessofhealthcareandhealth,andeffectivelyalleviatetheproblemof"expensivemedicaltreatmentanddifficultmedicaltreatment".

Keywords:communityresidentshealtheducationhealthpromotionexplorationpractice

健康教育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六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其贯穿于居民生命保护的全过程,并针对社区居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实施行为综合干预[1],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项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健康促进是运用行政手段,动员和协调社会有关单位、个人履行各自对健康和环境的责任,培育促进健康的因素,消除不健康的因素,以促进人人健康[3]。社区居民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获得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是一项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性策略。

我中心成立以来,以辖区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辖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辖区社区居民一级、二级和三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规范管理体系,摸清了影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1组织形式

中心设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社区健康教育专职负责人,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教育计划,建立了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并明确职责,严密组织,认真实施。

2健康教育的开展

2.1主要做法。

2.1.1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依靠全社区医师团队、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健康教育的队伍开展工作。

2.1.2制定了总体工作目标,要求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9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90%,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85%。

2.1.3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中心成立后即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健康基线调查和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摸清了影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人户提供健康处方,进行健康行为指导和行为干预。把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之中,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居民传播预防有关疾病的知识,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中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2.1.4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综合能力培训。①中心成立前,即有计划的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别送上级医院及上级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如:社区全科医师、中医康复等。②有计划的进行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组织到各地参观学习考察等。③加强与居民沟通能力的培训。要求社区专兼职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社会学、心理学及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能与社区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④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能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而且还可以大力开展多样化的健康促进活动等。

2.1.5把对社区健康教育列为工作职责,并理顺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

2.2具体措施。

2.2.1有针对性地编写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免费发放。

2.2.2责任医师团队深入社区开展面对面和多媒体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布健康教育主讲人、时间、地点,有计划的向社区居民传播预防相关疾病的识。

2.2.3办卫生宣传栏、健康教育活动室等。中心在社区设有较大面积的固定的卫生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室可随时播放卫生知识录像带;候诊室设有健康教育材料取阅架,免费向社区群众发放等。

2.2.4将健康教育融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中,形成了有社区健康诊断、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有实施效果评价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

2.2.5对重点目标人群开展普查普治。

2.2.6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人户进行健康行为指导等。

3问题与建议

3.1社区医师团队、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虽然进行了在职培训、岗前培训、考察学习及进修学习,但由于培训和学习时间较短,对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传播技巧学习不够。医师团队工作人员,特别是兼职健康教育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专业知识面较窄,他们习惯于原来在医院看专科疾病、做专业护理的一套做法,尚不具备全科医生的素质,如进行社区健康诊断,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对社区人员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也是我们今后社区健康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2工作中有许多医师团队人员及志愿者反映:他们很想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不知应该怎样去做会更好,目前虽然在按要求做,但从内容、形式、质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还不够深入,希望能有相关的专业书籍、规范和标准让他们学习提高。目前此项工作的开展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摸索适应城市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

参考文献:

[1]魏荃,米光明.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2,5(8):589-591

[2]肖敬民.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

[3]林万顺.浅述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4,(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