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时代英国在东南亚的语言政策及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3

殖民时代英国在东南亚的语言政策及影响

李继红

云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英语在东南亚国家使用广泛,这与过去英国等国家对东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分不开。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都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殖民时期,英国为了更好地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实施政策进行强有力的殖民统治。在语言方面也采取有力措施,以达到更好、更强、更远的殖民掠夺的目的。本文就英国对以上四个国家实施的语言政策,概述其内容及对这些国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殖民政策;语言政策;东南亚;影响

关于语言政策,国内外众多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本人比较认同国内学者陈章太在其论文集《语言规划研究》中的定义“语言政策是政府对语言文字的地位、发展和使用所做的行政规定”语言是文化传统相传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民族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对这些影响因素具有特定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在殖民时代,英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殖民,不仅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而且从语言上采取措施来加强其殖民统治,以达到殖民利益最大化并久远,是为语言作为统治工具的一大典型。

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主要有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这些国家和地区。英国对这些国家实行殖民统治时期,实施了有力的语言政策加强其殖民掠夺,这些语言政策是英国对英语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地位、发展和使用的行政规定,体现了现实的目的和内容,并给殖民地国家带来深远影响。

一、英国对东南亚国家推广语言政策的目的和内容

(一)英国对东南亚国家推广语言政策的目的

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主要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等海岛国家及马六甲等海峡地区以及缅甸。

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为了扩大贸易和掠夺原料,从此开始对东南亚海岛国家的殖民。英国殖民者通过武力进攻、政治欺骗和经济诱惑、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定等各种手段,在18世纪末20世纪初近120年的时间内,使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和文莱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这些地区设总督或派驻扎官或统监管理,推行西方政治制度。与此同时推行语言政策,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语言政策来辅助其他殖民统治手段,来进一步加强殖民掠夺,并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更利于殖民统治,使自己的殖民统治利益最大化。

(二)英国对东南亚国家推广语言政策的内容

1、以英语为殖民地及属地的执政语言

英国对这些国家的语言政策是赤裸裸的殖民手段,语言成为一种重要的统治工具。为了殖民统治的机制能够顺利运转,英国殖民当局对于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吸收大量当地贵族上层人士和有产阶级进入殖民机构担任官吏和进入洋行成为职员,并要求他们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甚至免费为这些人员教授英语和灌输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旨在培养为英国服务的当地人。

另一方面,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权,以获得殖民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利于殖民统治和掠夺,奉行英语与殖民国家主体语言同为官方语言的政策。就比如:在缅甸,缅族为主体民族,因此缅语即为该国的主体语言,英国推行英语和缅语同为官方语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的主体民族为马来人,所以都是以马来语和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然而,在语言的教育中,二者不能受同等待遇。英国主要招收当地上层人物,向他们传授英语,使这些人成为英国殖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服务的当地官员和职员。但当地主体语言的教育对象为一般民众,如此使得上层人物子弟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忠实工具,而使一般民众忠于当地政府,进而服从殖民政府。凡是与政府有关的立法、行政、公告、文书等均以英语进行,英语成为事实上唯一的官方语言。

2、唯英语独尊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

相同的语言是不同的个体沟通交流与融合的主要媒介,语言的不同会导致个体之间的隔阂甚至误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基于这样的人类社会现实,虽然英国殖民当局原则上推行殖民国家主体语言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的政策,但实际来看其实是独尊英语,打压主体民族语言地位,并对这些殖民国家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放任发展,已达到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民族隔离自我发展的状态,防止各个民族融合与共同发展,避免民族意识的共同觉醒而对殖民统治构成威胁。

这方面的政策从英国对这些殖民国家的教育语言状况和接受英语教育方面最突出的体现出来。

缅甸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占主要人口的是缅族,并另有7个较大的民族分别是克伦族、掸族、若开族、孟族、克钦族、欽族和克耶族,此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华人是其中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众多的民族势必有众多的语言。对于多民族的国情,殖民当局规定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用英语教学,而对于华语学校等其他民族学校不加支持,任其发展。

对于马来西亚同样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以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为三大主要民族,并有其他20多个少数民族。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西亚的语言教育大概有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教育等,英国当局主要发展英语和马来语,对其他语言不重视或重视很少。在英语教育方面,他们开办学校,颁发津贴,对英文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民族教育仍处于放任自流的落后状态,各民族筹资创办的本民族学校,师资缺乏,处境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当局才提出实行免费小学教育,倡导母语为各民族的教育语言,但仍规定英语为所有学校的必修课。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的国家,人口同样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大族群和其他少数民族组成,马来语是其主体语言,另外使用华语、印度语和泰米尔语的人也很多。英国统治时期,可谓英语独尊,英语在行政、法律、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具有高贵的地位,但殖民者很难也不愿意把英语变成一种有利于各族群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因此对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及各种方言,都采取放任的态度,故意制造其他三大族群之间的隔阂、误会、矛盾,以达到“分而治之”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当局颁行“十年教育计划”和“五年补充教育计划”,试图以英语教学为主,建立大英帝国殖民地教育体系。

文莱是东南亚国家人口最少的国家,人口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民族分布同样复杂。由于接近马来西亚,民族分布以马来人最多,其次是华人,占第三的是原住民,来自英国和印度的人也占不少。因此文莱主体语言也是马来语。历史上文莱学校教育起步较晚,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语主要在欧洲移民和上层人物、教会学校使用,在政府机关中英语地位逐步上升,压制马来语发展。

由此可见,以上这些对各国家的语言政策,主要体现的就是英语为英国殖民国家的执行语言,限制其他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英国在各国大力推行英语,不同程度打压各国主体语言,一定程度上限制华语等众多人口使用的语言教育和发展,并任各国少数民族语言随意发展。由于限制和不重视,华语和各民族语言教育师资和资金等条件不足,发展困难,举步维艰。有效防止了殖民地某一种语言形成全国通用语言,进而隔阂民族,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二、英国推行的语言政策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一)英语在东南亚的推广,是对东南亚国家民族身份的挑战,导致民族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流失

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牺牲殖民国家利益的途径来获取最大利益。英国在殖民地国家实施语言政策确实给这些国家带来不少危害。尽管对这些国家的近代教育带来一定的发展,但这些教育发展不平衡且缓慢。就当时而言,由于英国的英语独尊和语言上的民族隔离政策,使得这些国家的阶级矛盾以及民族矛盾突出,阻碍了各民族的团结融合,妨碍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语言是身份的一种表达符号,由于英国地长期殖民统治。使得殖民国家的很多人不能正常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对英语起了厌恶的心理。如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缅甸的爱国志士呼吁建立缅甸人自己的国民学校,要求各级学校都使用缅语教学。其他东南亚国家独立后也在考虑到人们对殖民语言的强烈抵触心理,有关部门纷纷把英语用本国主体语言取代,后来才随着民族情绪而进行调整。

但由于殖民统治的根深蒂固,英语对这些国家渗透很深,所以现在东南亚国家依然很多人使用英语,并且把英语与当地语言融合,因此出现了英语的变体。这种语言的变体现象在东南亚各个国家普遍存在。这可以说是英语对其他民族语言纯洁性的挑战,甚至对部分民族语言的存在构成威胁。因为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由于英语本身使用方便,再加上殖民统治的一系列操作,在生活和社交很多时候只能用英语作为沟通语言,使得很多少数民族语言逐渐消失,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也消失。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储存库,也是一个民族的身份,东南亚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受到英语渗透和竞争排挤。这些民族语言和历史文化正面临消亡的威胁,亟待整理重视和记录发展。

(二)英国殖民统治的语言政策也变相的推动了东南亚殖民国家的经济发展

英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殖民统治给殖民国家带来很大损害,但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之一,它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堪称当时世界先进;在殖民地办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将先进的思想和方法移植到新加坡等殖民地。如殖民当局推行的义务教育、教育世俗化,教学中使用英语,以及提倡和设置手工技术课程等举措,客观上起到被动的推动了东南亚殖民地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具体说,一方面,在推广英语的同时,要求中学开设自然科学等学科,也为国家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另一方面英国为了培养为其服务的当地人才,在殖民地国家创立了不少大学,部分大学至今运营,且大多成为著名的高等院校,却为这些国家被动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比如:1885年,在仰光高级中学内,设立了仰光学院,1920年。殖民地政府将仰光学院与教会学校贾德逊学院合并,成立仰光大学。仰光大学至今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被动的为缅甸培养人才和精英。

(三)就当今全球化来说,英语给东南亚国家带来更多机遇

当今的时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它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沟通,尤其与国际商务和旅游以及科技领域,成为了各个国家在这些领域交流竞争发展的重要基础。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长期统治使得英语在殖民地根基深厚,英语也在这些国家普遍使用,很多政府官员使用英语,现在还有很多报刊用英语出版,面对全球化挑战,在民众都能随口说出英语的东南亚国家无疑占有绝对优势。

殖民历史和英语独尊的语言政策为新加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它给新加坡留下的一笔重要财富就是它的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国家,外来人口众多,而且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些国家特殊的旅游、对外贸易的发展。英语日渐发挥越来越多的国际沟通交流的作用,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殖民时代英国对东南亚国家的侵略使得这些国家曾经蒙受损失,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英国对这些国家的语言政策,牺牲了不少这些国家的民族利益,这毋庸置疑。但我们在指责帝国主义行径的同时应该客观,冷静分析历史,对殖民时代的一些措施也变相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不少利益,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当时的语言政策给这些国家留下了绝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西平,柳若梅:《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黄焕宗:《英国侵略马来西亚及其殖民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2009(2).

[3]王晋军:《英语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身份构建》[J].天津外语学院学报,2003(10).

[4]圣达,李晨阳:《缅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张晓昭,孙忠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