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检查

/ 2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检查

于殿军

于殿军(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医院黑龙江嫩江1614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093-02

一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一)后前位片

1.左心缘自上而下分为三段或四段:上段向左凸出,由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起始部构成,通常称为主动脉弓。此段在老年人突出较明显。第二段长,由肺动脉段构成。正常时,第二段较其上下各段相对凹陷,称为心腰。第三段范围较小,由左房的耳部构成,绝大多数人此段难以看出。第四段最长、凸出明显,由左心室构成,其下方位于膈上的部分称为心尖。

2.右心缘分为上下两段,第一段主要由上腔静脉构成,第二段由右心房构成。

(二)右前斜位

用于观察左心房及肺总动脉是否增大。

1.心前缘自上而下为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旋转角度小于45°)或左心室(旋转角度大于45°)。

2.心后缘自上而下由左心房与右心房所构成。左心房的一段较长,呈稍向后凸的弧形。心后缘与脊柱之间有一带状透明区,称为心后间隙,食管位于其中。在正常情况下,食管中段可有一较浅的左心房压迹。

(三)左前斜位

主要用于观察右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有无增大。

1.心前缘自上而下由升主动脉、右心耳及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2.心后缘上段为主动脉弓、左肺动脉和主支气管结构,下方为左心房,最下方为左心室。主动脉弓下方的透亮区称为主动脉窗。在主动脉窗内可见气管下段和左、右支气管的带状透明区,以及左肺动脉断面所形成的长圆形致密影。

在左前斜位片上,主动脉升部、弓部与降部均显示十分清楚。

(四)左侧位

左侧位片主要观察左心房有无增大。心前缘上段由升主动脉和肺总动脉构成,从第四肋骨向下,主要由右心室构成。心后缘上段与下段分别由左心房的大部分和左心室或下腔静脉构成。左侧位片可显示主动脉影。后心膈角前方可见下腔静脉阴影。

(五)肺门的结构

肺门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神经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以肺动脉及肺静脉的主要分支为主。左侧肺门较右侧略高,肺门阴影内缘以支气管外壁为界,外缘不超过肺野内带。即两肺中野内带、纵隔旁第2~4前肋之间的阴影。右肺门上部主要由右上肺动脉及其分支和右上肺静脉构成,下部由右下肺动脉构成。左肺门是由左肺动脉及其分支和左上肺静脉分支构成。根据右下肺动脉增宽的程度,可粗略判断肺循环血流量增多的情况。

二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X线检查

(一)心脏测量

1.心胸比率心脏最大横径与胸廓的横径之比。正常值<0.5,根据心胸比率可估计心脏增大的程度,0.51~0.55为轻度增大,0.56~0.60为中度增大,0.60以上为高度增大。因心胸比率受一些因素影响,实际应用中要加以注意。

2.左心房测量①左心房轻度增大:食管中下段局限性压迹,无食管移位。②左心房中度增大:食管中下段局限性压迹外,移位至胸椎前缘。③左心房重度增大:食管中下段局限性压迹明显增深,左房影突出移位超过脊柱前缘。

3.右下肺动脉干横径在右下肺动脉上端与右上肺静脉交界,测量右下肺动脉直径。正常应小于15mm,如大于15mm则右下肺动脉扩张。

(二)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

1.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流入道是指血液流经二尖瓣至心尖的部分;流出道是指血液从心尖至主动脉瓣口的一段。左心室增大时向左下后方扩展,正位片上显示左下心缘向左扩大,心尖下移,伴左心室向左突出,为左心室流出道增大;左前斜位片显示心后缘向左后方突出,心后间隙变小或消失,与脊柱重叠。左室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使流入道增大,此时左心缘弧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肺动脉段下有一相对凹陷。

2.左心房增大后前位片左心房耳部向左突出,可突出于左心缘肺动脉段和左室段之间,向右突出,在心影右缘可形成双重边缘,左心房缘占据右心缘的上半部,甚至超过右心缘。右前斜位或左侧位吞钡检查,可见食管中下段呈局限性压迹并伴后移。仅有压迹为轻度增大;有压迹并移位至脊柱前缘为中度增大;移位超过脊柱前缘为重度增大。左前斜位在心房向后上突出,压迫左主支气管,使其向上后方移位,或使支气管隆凸角变大。

3.右心室增大右心室也分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流入道从三尖瓣口至右心室心尖部,流出道为自右心室心尖部至肺动脉瓣口。右心室增大时,正位片上增大的右心室可使心尖部圆隆上翘,肺动脉段膨隆。右前斜位可见心前缘圆锥部突出。

4.右心房增大后前位片上右心缘下段向右上方膨隆、左房段延长,并常伴有上腔或下腔静脉增宽。左前斜位心前缘下段向上部或下部膨出、延长。右前斜位可见心后缘下段向后膨出与食管交叉。

5.心脏普遍增大心脏阴影向左右两侧增大,呈球型增大,心前后间隙变小或消失,心胸比率大于0.6。在斜位或侧位片上,可见心脏的前后径也增大。有时还可表现为以一个或两个心腔增大为主的非对称性心脏增大。

(三)心脏搏动异常

由X线检查来显示,可见心脏搏动增强或减弱。如心包大量积液时,表现为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四)肺循环异常

1.肺血增多为肺动脉血流量增多,X线表现为肺动脉血管纹理增粗或增多,肺静脉也相应扩张。右下肺动脉横径大于15mm,肺门动脉扩张,肺动脉段凸出,血管搏动增强。

2.肺血减少为肺动脉血流减少,表现则相反,即肺动脉纹理纤细、稀疏,右下肺动脉内径正常或减小,肺动脉凹陷,且肺门血管搏动减弱,肺野透明度增加。

3.肺淤血为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升高所导致,表现为两肺纹理普遍增粗增多,由肺门向外扩散,肺底部明显;上肺静脉扩张,肺门阴影增大;肺血管纹理增多、模糊,肺野透明度降低。

4.肺水肿由于血液由肺毛细血管渗入到肺泡和肺间质内导致肺水肿。此时肺门血管扩张、阴影增大,肺野模糊不清,两肺大片的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严重者出现以肺门为中心的两侧对称的阴影如蝴蝶状,边缘模糊。间质水肿常出现间隔线(KerleyB线),该线位于两下肺肋膈角区,是长2~3cm、宽1~3mm的水平横线。其次为克氏C线,为位于中下肺野的网格状阴影。还可出现克氏A线,但较少见,克氏A线是长5~6cm、宽0.5~1mm自肺野外围斜向肺门的线状阴影。此外,还出现叶间胸膜增厚,肋膈角消失,叶间及胸膜腔少量积液的征象,肺泡性肺水肿两肺野常散布有栗粒状阴影。

5.肺充血为肺动脉血流量增多及压力增高所致,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X线表现为肺门血管阴影增大,搏动增强;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增宽大于15mm;肺血管纹理增粗,如分流量大,则两肺血管纹理增粗。

6.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显著突出,肺门动脉扩张,搏动增强,肺血管纹理稀疏,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外围分支纤细,呈“残根状”表现,右心室增大。

7.肺栓塞为肺血管栓塞,其典型表现为灶性实变区,系缺血改变,肺野外周部分呈均匀致密的楔状或锥形阴影,其基底面向胸膜,而尖端朝向肺门。可以有少量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