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八正散加艾炙双肾俞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加味八正散加艾炙双肾俞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

李康

李康(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中医院545900)

【摘要】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近10年来,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迅速发展,90%左右的尿路结石可不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1]临床上药物治疗常用八正散加减,部分患者得以排除结石,本院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炙双肾俞,结果排石效果明显,优于未加艾炙双肾俞者。现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308-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00年至今本院对6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男256例,女204例;年龄11~78岁,平均36岁;病程1天~3年。肾结石224例,输尿管结石436例,结石大小0.4~2.0cm。观察对象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一般情况良好,无药物排石的禁忌证,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30例,两组在年龄、结石大小及病程长短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凡结石直径在0.4~0.7cm均直接予药物治疗,直径在0.7cm以上先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对照组给予加味八正散,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2次口服,并嘱患者多饮水、多跳跃以利尿排石。治疗组在加味八正散的基础上加艾炙双肾俞,每天2次,每次30分钟,一周为1个疗程。如1个疗程未排出结石者,再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不排石者为无效。

1.3观察指标

痊愈:治疗后结石排出,临床症状消失,X光片提示结石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有部分结石排出,X光片提示结石变小或下移者;无效:临床状况无改善,X光片检查结石无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结果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86.79%,治愈率50.94%,无效率13.21%。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排石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表1两种治疗结果的表现

组别例数排石时间(d)住院时间(d)

观察组3302.0±0.57.5±2.0

对照组3305.0±1.511.5±3.5

3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一侧腰部或下腹部剧痛或钝痛而来院,查有血尿、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多能确诊,在诊断上无困难,关键是治疗。现治疗方法较多,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西药、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外科手术等方法。笔者近12年来,结石在0.6cm以下者,采用加味八正散加艾炙双肾俞治疗;0.7cm以上先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再用加味八正散加艾炙双肾俞治疗,大部分结石病人经过1个或2个疗程均可排出结石而治愈,仅有极少部分病人未能排出,疗效好。因加味八正散能起清热止血、利尿通淋、排石的作用;艾炙双肾俞能起益气补肾,促进排石作用;两法合用,增加疗效,利于排石。中药方剂(加味八正散)金钱草30g、扁蓄15g、木通6g、栀子15g、滑石20g、车前子10g(布包煎)、灯心草6g、海金沙15g、石苇15g、牛膝10g、王不留行15g、瞿麦15g、大黄15g、甘草6g。方中以滑石、木通为君药;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扁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煎加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灯心草以增利水通淋之力。笔者认为对于无效病人或结石在2cm以上者,采用其他方法如经输尿管镜碎石、外科手术,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视病人情况,有无合并症及医院设备技术等条件而予以综合考虑选择,以利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57.

[2]王世祥,周自永.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二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140-142.

[3]《浙江中医杂忠》198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