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正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正梅

张正梅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五中张正梅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化,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的趋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数学学科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个性特长,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巧用多元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公正、平等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对老师就会有信赖感,从而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教师教学的态度和蔼可亲、富有幽默,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理解,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的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收知识,发展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方式,严重抑制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发挥,其突出表现为重在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现在人才标准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好问题情境,设置难易适度、而且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这样就会激起学生思考,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和求知欲。巧设悬念,提问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因兴趣而学,因兴趣而思维,并提出质疑,自觉的去解决问题,去创新,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有目的地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思索,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师的每一次引导都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兴奋状态。

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改变以往由教师演示、推导给学生看的旧教法,让学生借助旧知识,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教师设疑:1、在用圆规画圆时,你是否注意到圆面积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已知半径,怎样算出圆的面积?2、想一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能否利用剪拼法去发现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自由剪拼,思维异常活跃,除了书本上的推导方法外,还想出了以下三种拼法:把圆若干等分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接着教师再次设疑:如果不拼,有没有办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学生思考后,教师拿出一个圆,若16等分后的一份,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底是多少?高是多少?能不能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经过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迸发出火花,三角形的底是πr/8,高是r,一个圆有16个这样的三角形,所以,S=πr2.通过以上的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思维更加活跃,思路也开阔了许多,常常能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比较多种解法选择出最简捷的一种,思维在训练中得到锻炼,解题思路也不断优化。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通过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激励学生提出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六、教学联系生活,挖掘创新资源

初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中逐步理解和掌握了书本知识,具备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能将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时,会涉及利用三角形相似测量实际物体的高,或者河流的宽度等类似问题。如可让学生上操场上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量旗杆的高度。这样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运用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会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引发相类似问题的思考,发现新的创新资源。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方法,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