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尝试

李林

(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华兴小学四川南充6379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2-0035-01

数学是思维很强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就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活动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要让学生切实学好。数学概念是反映了现实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与"形"的抽象,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空间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加强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低年级数学中,我采用如下形式组织概念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直观---表象---概念

利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低年级学生一见到这些实物,图片或视频,思维的闸门就打开了,思维活跃起来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思维的力量,能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这样的情景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维情感和内心感受。所以,概念教学既要重视直观手段,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如在应用题启蒙教育时,我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口头叙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计算。演示时,我利用电子白板,不断变换画面,让学生观察,并用几句话口述演示过程,如先跳出2只公鸡,再跳出3只母鸡,然后用圈圈起。学生通过观察,能马上口述出一道求和应用题来。采用这样的手段,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感性---抽象---概念

在直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事物,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观察机会,在观察中形成表象。在表象的作用下,逐步概括、抽象出心动概念如:教学1+2=?2

+1=?时,让学生动手动手摆学具,使他们的思维长驱直入,形成一个表象系列,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明理。

三、增强感知

在直观教学和视频教学中,第一次感知是基础,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让学生在观察中形成表现建立概念。如教学求剩余应用题时,利用视频"电线上站着3只燕子,然后飞走两只",在学生眼前形成飞的情景,于是学生从动态刺激中增强了感。3-2=1,减法的意义就这样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旧知---表象---概念

数学具有前后联系很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旧知识出发,促进新知识迁移,从而理解新知识。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时,让学生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基础上,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理解2+2+2+2=8,不如2*4=8简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概念,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在教学中,教师用新知识的联系,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到熟知。在学生知之的过程中,还须辅以必要的练习,以验证新概念的理解程度。如当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3+3不等于3*3,4+4不等于4*4呢?学生通过参与学习,在应用讨论中验证新知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运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从外部感知入手,通过"内化"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