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购设备安全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浅谈采购设备安全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王卫东

王卫东天津石化分公司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设备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原则以及实现采购设备安全的途径。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途径与方法。加强设备采购的安全管理,重点应对设备采购的本质安全及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

论文关键词:采购设备安全安全管理

设备采购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在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如设计阶段采用安全设计,吸取设备事故反映在设计上的不足,提高设计针对性,完善防护标准,使用维修阶段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改造、改善维修等;组织措施,如安全教育、事故分析处理、安全考核审查等,消除一切使得设备遭受损坏,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提高设备采购的本质安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

1、控制设备的危害因素的基本原则在设备采购中的应用

1.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在工艺流程中和生产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增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即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也会由于安全装置发挥作用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1.2减弱原则:当危险和有害因素无法根除时,应采取措施使之降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内。

1.3距离防护的原则: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对人体的伤害往往与距离远近有关,依照距离危害因素越远,事故的伤害越小的原理,采取安全距离防护可以明显降低事故的发生。

1.4坚固原则:以安全为目标,提高设备的结构强度,增加安全防护系数,尤其是在设计时充分应用。

2、实现设备安全的途径

实现设备安全的途径主要有:设备得本质化安全;面向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采用安全防护措施或防护装置;采用控制技术消除或减弱不安全因素;加强设备的日常安全维护管理。

特别是要在设备设计时要将上述安全基本原则具体化,在采购设备时应明确到技术标准中去,同时严格设备的生产过程监造,最终出厂的设备采能实现本质安全的要求,不把设计、制造等产生的安全隐患带入生产经营中去。

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和减少事故和人员的伤亡。减少设备的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本质安全化要求对人、机、法、环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使得系统中的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从而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

2.1设备设计阶段:采用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从已发生事故总结出的危险因素,使得操作人员不可能接触到或接近危险区域,如将危险区域完全封闭或隔离布置,采用安全装置或安全连锁系统实现自动化等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设备的设计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韧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得向工作场所和大气中排放超过国家标准的噪、振动、辐射以及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质。对有可能产生的有害危险废物,必须在设计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必须有直接安全卫生措施、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以及提示安全卫生措施。

设备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使用安全性。

设备设计使用的主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性能,符合安全卫生性能的要求。用于制造生产设备的材料,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必须能承受设计规范要求达到的使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和人体生物学要求;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对人体有危害的材料或达不到制造标准的材料不得用来制作设备;禁止使用能与工作介质发生反应而造成危害的材料、处理可燃气体、易燃和可燃液体的设备,其基础和本体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材质进行设计制造。保证设备制造符合压力容器的规范要求。

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设备的可操作性要适应生产的具体要求,设备的操纵器、信号和显示系统应满足安全技术并符合人类工效学原理。

安全防护设置应与设备整体配套并符合设备日常操作和维护的需要。

2.2设备使用阶段:建立有计划的日常维修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事故的苗头并及时进行处理。对安全装置应进行定期的检测检查,保障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状态,以及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对设备的开停车进行严格的工艺操作要求,严格各种安全操作纪律,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2.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达到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

操作人员必须每天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日发生费用记录,通过这三个记录,就可以充分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小修项目和故障情况。根据设备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再结合制度必须覆盖住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要适用、可操作性强。制度一经实施,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

2.2.2根据设备安全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再结合设备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巡视情况,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参照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编制下个月度的维护保养计划,安排修理作业。修理作业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

修理过程要执行安全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

2.2.3此外,要注意对设备运行安全的季节性维护。持续高温,设备高效运转,需要注意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设备燃烧和毁坏;寒冷冬季,要提前更换冬季用油,进行冬季维护,保证设备在冬季能够安全正常运行。

2.3安全管理措施:导致设备的安全使用,面向用户及现场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害因素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标准文件;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教育培训。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发现设备运行异常以及处理设备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总之,采购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从控制事故物源入手,提高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途径与方法,对于从根本上发现和消除事故与危害,防止误操作及设备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它贯穿于方案论证、设计、制造、采购、基本建设、生产、科研、技术改造等一系列过程的诸要素,是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安全原则。

参考文献:

[1]纪明波.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4-6.

[2]党锴钊.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J].中国设备工程,20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