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分层式预习导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小学语文分层式预习导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王明清

王明清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730060

摘要:本模式以“预习”为核心,让课堂成为孩子有所准备的课堂,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为下一堂课作准备;操作流程规范灵活,评价体系完备开放,摆正了教材的地位,凸显了人的价值,使课堂真正拥有“实效”,构建了新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预习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分层预习导学”,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前,先按一定的学习要求预先对教材自学,然后教师再教,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能从不同层次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学生预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要有效分层预习导学,就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分层预习的“独立性”和“小组合作”的关系。学生会因急于展示,而忽略了个人对知识的深度阅读和思考。任何课堂都需要学生个体独立地阅读和思考,这种思考越充分、越有深度,小组的交流和互动才能越有质量,效果才好,效率才高。

2.要解决好学生“独立”预习和“依赖”预习的关系。分层预习时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一般包括教读阶段、引读阶段、自读阶段三个阶段,形成了一定的梯度。“从扶到放”,“从教到自学”,落脚点是学生可以独立学习,达到真正的自学。而在学生分层预习中也会存在着:读书代替思考,使读书和思考变得肤浅;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

3.要解决分层的难与易,把握好度。在针对孩子的学情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设计出适合他们自主预习的预习单或预习卡,要让他们能“稍微跳一下就能够到苹果”。

4.要解决好学生自主预习和教师指导预习的关系。全国教育战线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三不教”,即:看懂的,不教;独立思考懂的,不教;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懂的,也不教。不过,教师一定要教的,而且要有针对性地教,才是高效的教,课堂才是充满智慧性的课堂。没有充分的分层预习,学生展示很难有好表现;如果学生做了许多努力,而又得不到展示的机会,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不到鼓励。

二、要有效地设计分层预习导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分层预习目标。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是这一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既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提纲式的。制定教学目标前必须做好对学生分层预习效果的诊断,以充分把握好学情,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准确地反映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要适合全体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同时要紧扣“三维目标”,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2.辅导分层预习方法。(1)读。分层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地阅读,用笔把重点词句画出来,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作为和同学们合作时的重点。(2)想。对分层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例如词语不理解或难读的字音,可以查字典、词典或查找资料;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和同学讨论,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说。分层预习时对感到认识模糊的知识,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也可以弄懂知识的实际用法,对知识有个准确的概念。(4)写。写一写在分层预习中是很有必要的,分层预习时要在书上圈圈写写、勾勾画画,对疑难问题的记录等写在书上,查找的课外资料写在书的空白地方,便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更有利于自己的提高。(5)补。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分层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要领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分层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而且要对教材上没有涉及到但必须是学生掌握的内容要做适当的增补。(6)练。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分层预习的效果。

3.精心设计分层预习导学单或预习导学卡。在设计分层预习导学题时教师应该做到:(1)分层预习导学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分层预习导学题要面向全体,由浅入深。如果题目要求都较高,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题目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茅塞顿开的成就感。因此,分层预习导学环节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分层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分层预习习惯。(2)分层预习导学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分层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自己学习教学内容,所以,分层预习导学题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分层预习的重心所在。根据需要,分层预习时要将新课中的重难点设计在其中,针对性强,能直接体现分层预习的有效性。(3)分层预习导学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因此,设计分层预习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大卫预习青春[J].小作家选刊(作文素材库),2010年,12期。

[2]苗冬梅如何预习与复习[J].红蜻蜓,2004年,04期。

[3]蒋崇勇让预习成为有效课堂的基石[J].江苏教育,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