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120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手足口病1200例临床分析

田宝苹刘玉娟

田宝苹刘玉娟(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024000)

【中图分类号】R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68-01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发生致死性并发症,危重病例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由于诊断,隔离治疗及时,大多预后良好。结论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有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关键词】肠道病毒EVT1手足口病

2009年5月以来,我院应当地疫情需要,设手足口病专科隔离病房,共收治1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00例患儿中男650例,女550例,男女比例近1.2:1,发病年龄最小40,最大16岁。0—1岁205例(17.08%),1—2岁354例(29.5%)2—3岁348例(29%)3—5岁142例(11.83%)其余151例(12.5%),3岁以下者占75.5%病程5-14天,平均10天。

1.2临床表现普通病例表现为急性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溃疡。手、足和口腔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舌苔厚腻,部分斑疹可办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单一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多在发病后1-5天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尤其以3岁以下小儿)。治疗不及时,迅速进入临床死亡。1200例患儿有865例发热,约占发病者72%,热程1-4天。450例伴精神差,乏力、嗜睡、面色苍白或发灰,多数患儿有食欲减退、咽痛。近2年来,少部分患儿在发病期处于机体超敏状态,既往无过敏史者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同一种药物输注几天后才发生过敏,表现为哭闹、皮疹、呕吐、面色苍白或青紫,心动过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有22例过敏,约占0.2%。

1.3治疗与转归遵循《肠道病毒(EVT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版)》治疗方案,指导患儿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保暖。实践证明,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采样,做病毒学检测,建立一至二条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及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药物治疗:①抗炎抗病毒治疗:对持续发热,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为主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利巴韦林或喜炎平静点抗病毒治疗;②降颅压:限入量,甘露醇,20-30分钟静脉注射,每4-6小时一次,酌情调整给药间隔及剂量,也可在两次甘露醇之间穿插甘油果糖,必要时加用呋塞米,,每日2-3次,亦或白蛋白。③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连用3天或连用2天,个别文献报道达3g/kg。④糖皮质激素冲击:甲基强的松龙,应用后评价冲击效果。效果不佳可重复用药,体循环改善后,就不再冲击治疗。⑤改善循环,阻断病情进展,可选用米力农持续静脉泵入。经上述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

2讨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呈全球性。多数患者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2]。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内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有后遗症。2008年5月厦门学术交流会上,有学者提出EVT1感染从临床上可分为5期[3]第一期为皮疹期或疱疹性咽峡炎期;第二期为神经期(脑脊髓炎,主要表现为精神差,易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抖,瘫痪,颅神经麻痹,眼球阵挛及眼动障碍;第三期为交感神经兴奋期(脑干功能异常),表现为心动过速,高血压,面色苍白,四肢凉,指(趾)发绀,意识改变等。第四期为心肺期(心脏衰竭和或肺水肿),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肺出血及肺水肿;出现呼吸浅促,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白色、粉色或血性泡沫样痰;第五期为失代偿期(休克期),出现心脏衰竭,主要是左心衰,并可导致快速死亡。如患儿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患儿: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肢抖、肌阵挛、抽搐;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或低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⑦高血糖有可能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进行必要地检查,有针对性的做好救治工作。

对于临床诊断的手足口病患儿,对短期可能发生重症者,应高度重视。目前,由于对EVT1或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的认识有限,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案以对症为主,关键治疗措施如下:早期识别,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积极降颅压,保护心血管。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2010年2月48卷2期.

[2]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病例诊治中的几点体会.2008.15(4).

[3]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月47卷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