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解剖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 1

锁定解剖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王中杰

王中杰(河南省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476600)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39-01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腕部损伤,占所有骨折的5%~20%,其中50%为关节内骨折,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就会留下较为明显的后遗症,特别对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骨折,非手术治疗难以做到关节面的良好复位和稳定固定,预后差。自2009年5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锁定解剖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2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5例,女23例,年龄45~70岁,平均60岁。左侧8例,右侧20例。交通事故伤3例,跌落伤4例,跌倒伤21例。掌倾角平均14º(-56º~25º),尺偏角平均15º(0º~25º),桡骨短缩平均6mm(2~18mm)。其中合并正中神经损伤5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8例,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15例。闭合骨折26例,开放骨折2例。骨折均为波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骨折。

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患者平卧位,取桡掌侧切口,牵引恢复桡骨原有长度,先整复桡骨干骺端骨折,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保持关节面平整,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复位桡骨干骨折,复位后有明显骨缺损者,植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将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板固定,注意避免螺钉进入桡骨关节面。术后用石膏托固定患肢3周,术后1天掌指和指间关节功能锻炼,3周后去除石膏逐渐腕关节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2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8周,按X线测量尺偏角18º~24º,平均21º;掌倾角10º~15º,平均12.5º,27例桡骨短缩≦2mm,1例≧2mm,对腕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关节面塌陷的矫正至≦1mmm。按Dient功能评定标准[1]优18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6%。随访期间未发生原骨折部位再骨折,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

3讨论

3.1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预后取决于关节面平整,足够的桡骨长度,合适的掌倾角,而用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复位后的位置难以维持;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关节面的理想整复,且易发生钉道感染、松动等并发症。况且目前判断复位后效果的传统方法是复位X线片,但它只能提供一维影像资料,并且不能检测复位的动态进程,对于关节内骨折单用透视来监测仍不能完全判断关节面是否平整,镜下被发现仍有明显的移位[2]。

3.2手术入路的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已成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钢板放掌侧及背侧尚无统一的意见。近年来发现桡骨远端背侧的钢板引起拇长伸肌腱受损或断裂的概率高,而且,而掌侧较背侧平坦,相对于背侧,掌侧有较多的空间放置钢板,且有旋前方肌的保护。因此桡骨远端背侧骨面不平整不利于钢板放置[3],掌侧入路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入路。

3.3桡骨远端锁定解剖板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严重的骨质疏松常使内固定发生松动,锁定解剖板很好地解决了松动问题,锁定解剖板的钉板之间通过螺纹锁定,骨折端的稳定源于板钉之间的成角稳定,板钉之间的整体稳定相当于内固定支架,固定强度明显增加,且锁定板增强了对关节骨折块的支撑,并减少了骨移植的需要。

3.4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常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而导致桡骨远端骨折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为创伤性关节炎和下尺桡关节对位不良,后者是腕部尺侧慢性疼痛、前臂旋转受限的主要原因。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是其重要的稳定结构,是引起腕部尺侧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4]。术中对伴桡骨远端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注意复位下尺桡关节,对尺骨茎突骨折或基底部撕脱骨折致下尺桡关节不稳时用克氏针,拉力螺钉或骨内架线法固定下尺桡关节。

3.5植骨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复位后由于干骺端无法提供足够强度的骨性支撑,为克服骨折复位的丢失魏合伟[5]等采取植入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可确保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恢复骨折的解剖位置,为关节功能恢复提供解剖学基础。

参考文献

[1]DientM,WozusekGE,SeligsonD.Dynamicextermalfixationfordistalradiusfracture.ClinOrthop,1997,338:160.

[2]王剑龙,周江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1):789.

[3]徐林,蔡锦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8):1416~1417.

[4]中国骨与关节损伤.2006.6月21卷P4877.林风飞,林朝辉.

[5]魏合伟,乔仍勤,黄宏兴,等.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