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械中液压系统泄露的危害与控制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8
/ 2

论机械中液压系统泄露的危害与控制思考

张存首

包钢股份集团公司稀土钢板材厂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摘要:在目前,液压设备的泄漏故障是常见的现象,在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液压元件和管道中的液体流动引起的压力差以及部件之间的间隙导致的。因此,相关人员应提高液压系统或是设备冷却装置设计的合理性,以过滤装置的运用,相关人员应结合液压系统运行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为投入运营的油箱清洗提供便利。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具耐久性与可靠性的液压系统作用于机械设备元件,继而加快涉及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步伐。

关键词:机械制造;质量;影响因素;控制

机械设备,作为工业化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在实际运行使用过程易受所处系统环境问题的影响,而降低所处环境的生产建设效率。当前阶段,这里的系统多指液压系统,其运行使用过程因泄露出现的危害,不仅会影响整体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此,研究人员应对液压系统危害进行原因效果分析,即在明确系统运行问题局限的状况所在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进行优化控制。

一、机械中液压系统泄露危害与控制的现实意义

液压作为机械中的重要组成系统,其运行使用效果会直接影响机械运行质量与可靠性。而泄露,作为机械设备液压系统运行使用最常出现的故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生产实践的效率与安全性。为此,研究人员应对机械设备中已经出现的液压系统泄露危害进行分析,即在明确泄露危害的情况下,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出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的控制措施方法。这样一来,机械设备的运行使用就能满足所处生产建设环境的高效与高稳定性需求,进而优化所处的工业现代化发展环境。

二、机械中液压系统泄漏危害与原因

所谓的液压传动,就是对密闭工作容积内部的液体压力势能传动加以充分利用,而较之于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尚未成熟。然而,液压传动的优势十分明显,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并且被广泛应用在矿山机械、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以及冶金等诸多工业领域。然而,在瓦德力西磨床液压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泄漏的问题经常发生,对系统运行安全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油液浪费现象严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机器停工时间增加,实际生产率下降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效地控制液压系统泄漏的问题。究其原因,引发液压系统泄漏最主要的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冲击与振动因素导致管接头松动。综合考虑液压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包括控制阀、液压泵、油管、液压缸与压力表等相关元件,只有有效地连接各组件,才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机械通常需要经过冲击与振动才能够完成工作,因此在运行特定时间以后,接头零部件就会出现松动的问题,致使各个元件内部液压油在松动缝隙中泄漏。

2、动密封件与配合件磨损程度严重。对于液压传动过程来讲,虽然密封装置是辅助零部件,但却同样也是液压元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液压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选择密封元件不合理而影响密封结果设计的效果,且导致密封元件间的摩擦程度增强,致使密封出现问题,内外泄漏严重。所以说,密封装置的性能与液压传动工作可靠程度、效率存在紧密的关系,对机械产品质量水平进行了真实地反映。

3、油温度过高且橡胶密封和液压油不相容而变质。对于液压系统而言,最常使用的矿物油对于温度改变的敏感性极强。一旦温度提高,油液粘度也会明显下降。另外,油液粘度的变化也会对液压系统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尽量减少油液随温度改变的程度,尽量减缓液压系统工作状态下的油温变化程度。

三、机械中液压系统泄露危害的控制策略

1、尽可能规避冲击与振动。液压系统泄露危害的控制工作,应从选用减震支架开始,即通过固定管来实现冲击与振动能量的吸收目标。对于蓄能器与抵冲击阀的选择,也是控制冲击程度的关键。要想保护系统内部元件,应借助压力控制阀。此外,不仅要缩减管接头数量,还应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处理。针对配管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应选用回油块进行替代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危害控制人员应借助液压系统内部最高压力,并通过安装堵头扭矩与螺栓扭矩来避免密封件与结合面受到损坏影响。

2、安装板的合理设计。在安装面上固定阀组亦或是底板螺栓,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增强初始密封性能,亦或是有效地规避密封件被挤出到沟槽之外,或者是出现磨损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安装面应当平直,且密封面需要进行精加工,保证表面的粗糙度在0.8微米。与此同时,表面不允许出现径向的划痕,且连接使用的螺钉,其预紧力应当充足,有效地规避表面分离问题的出现。

3、油液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液压系统油液温度较高的原因所在。此外,调压卸压方式、液压泵配置以及油管设计均会对油温带来影响。故而,相关人员应提高液压系统或是设备冷却装置设计的合理性,以将油液温度控制在65℃以下。此外,还应控制好密封件型式与材料性能质量,来解决相容性问题,进而保证密封件的使用耐久性。

4、控制机械设备精密封件。机械液压系统建设者应严格要求间隙密封零件的形状与表面粗糙程度,进而提高密封槽尺寸与公差的科学合理性。如此,就能在完成密封件安装后不受挤压变形问题影响,进而提升密封件的内部应力作用效果。此外,合理设计还能保证密封件表面微观凹陷的配合与填塞。对于因零件刚度与螺栓预紧力操作未达标准情况,相关人员应保证其能够伴随配合表面进行运动,以使静密封转变为动密封发挥作用[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动密封件的设计制造具有精准特性,因此,实际加工过程不仅要满足性能质量的控制要求,还要保证安装作业的正确性。如此,就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保证机械设备的精密封件不受泄露安全事故的影响。具体实践过程,设计人员应将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起来,以使动密封件运用于所处的系统结构环境处于正常状态。这里的科学技术措施是指,先要将活塞杆与驱动轴密封件的侧载荷进行消除处理,而后,将橡胶套作用于活塞杆、防尘圈以及防护罩上,以提高其运用控制的灵活性。这样,就可有效避免机械设备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粉尘与磨料杂质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泄露问题。对于过滤装置的运用,相关人员应结合液压系统运行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为投入运营的油箱清洗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还可解决粉尘沉积于油液中的情况问题。在实际运营使用过程,系统控制人员应尽可能降低活塞杆与轴的运行速度,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液压系统运行使用的耐久性,对于机械设备液压系统运行过程所产生的泄露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规避,以保证系统的运行使用效率。故,相关人员应将科研结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以推动所处行业发展的健康稳定性。

总之,液压系统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运行质量与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上文中,针对机械中的液压系统泄漏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地分析与研究,并探讨了泄漏的主要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主要的目的就是有效地规避液压系统泄漏的几率,确保机械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张贵昌,陈秋霞.液压传动系统泄漏原因分析与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06):13.

[2]张广仁.机械中液压系统泄漏的危害与控制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17(18):14.

[3]蒲新征.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泄露与防治[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120-121.

[4]吴元军.试析大型养路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智能城市,2018,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