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刘东升1陈昆鹏2

刘东升1陈昆鹏2

(山东大学药学院1山东济南250012;2.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山东济宁272073)

摘要: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比如中耳炎、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本文从红霉素的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先简单介绍了红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然后阐述了最近临床应用中的新疗效,最后提出了其临床应用的相关注意事项,旨在为红霉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红霉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红霉素属于一种碱性抗生素,由链霉素Stretomyceserythreus所产生,其抗菌谱与青霉素比较接近,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各组链球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在临床应用中,可预防湿热活动、治疗放射菌病、气性坏疸等。为了进一步提升红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下面对其进行解析。

1红霉素的临床应用范围

就目前情况来看,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用于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军团肺炎、皮肤组织、支原体肺炎、呼吸道等感染的首选药物;②由沙眼衣原体造成的结肠炎、婴儿肺炎的首选药物;③预防风湿病、心内膜炎、新生儿猝死综合证;④联合白喉抗毒素药物,用于白喉病患者的写通过治疗;⑤用于中耳炎、大叶性肺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疾病的治疗;⑥用于生殖泌尿道感染的治疗;⑦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此外,还用于胎儿共生长迟缓、空肠弯曲菌肠炎、链球菌咽峡炎、婴儿百日咳等治疗中。

2临床应用中的新疗效

随着红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目前发现其具有新的疗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用于梅毒、淋病等性病的巩固治疗;②抗肿瘤作用,红霉素具有抗免疫兼抗炎作用,将其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可以逆转对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并且还能有效预防化疗期间的二重感染,是目前唯一用于肿瘤疾病的抗菌素[2];③治疗某些皮肤病,比如过敏性紫癜、硬皮病、特发性慢性荨麻疹、痤疮等;④参与血管生成因子的形成,因此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协同治疗;⑤治疗痔疮,在红霉素软膏中掺入云南白药粉末,制成糊状,用于痔疮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⑥用于餐后低血糖针状的治疗。

3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患者口服后容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偶见伪膜性肠炎、肠道菌从改变等,过敏反应一般比较大,其概率约为0.5%,可以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大类[3]。此外,本药物对患者肝脏存在一定的毒性,如果长期服用,则可能发生肝功能异常和胆汁淤积等,但停药之后,通过相关的保肝治疗措施,可以逐渐得到恢复。因此,为了保障红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吞服的过程中,应整片吞服,从而有效避免受胃酸破坏,进而提升其疗效。第二,在滴注的过程中,由于其对胃肠道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果按照常规速度,药物在短时间内进入人体内,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滴注过程中要放慢速度,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的发生。第三,由于红霉素极易被胃酸破坏,所以为了提升其疗效,应该同时加服碳酸氢钠,从而避免受胃酸破坏。第四,红霉素和β-内酰胺类药物、林可霉素等具有拮抗作用,所以在临床中要尽量避免联合使用。第五,乳糖酸红霉素忌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无机盐溶液对其进行溶解,而是要用注射用水溶解。此外,为了防止引起沉淀,待溶解后,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供静脉滴注,其浓度要≤0.1%[4]。第六,当乳酸糖红霉素与细胞色素C、氨茶碱、万古霉素、辅酶A、青霉素、头孢噻吩钠等混合使用时,极易发生浑浊、沉淀等,从而降低疗效。所以在使用中不能与这些药物同时滴注。第七,红霉素用于小儿科中,如果患儿服用时间过长或者是服用剂量比较大,极易对患儿的肝造成损害,故而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中,常规服用10天左右就要立即停药,同时注意每次给药的时间、剂量,并且慎用于肾功能减退的患儿中,且由于红霉素味苦,患儿一般比较难以接受,所以一般不能将红霉素肠溶衣片分解后捣碎用于患儿。红霉素极易对新生儿和婴儿造成肝脏损害,故临床中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无味红霉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红霉素是一种碱性抗生素,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且随着其应用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了新的疗效,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药物。为了保障其临床应用效果,应处理好各项注意事项(比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滴注速度、服用方式等),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丽春.红霉素在临床上的新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5(04):845-846.

[2]陈华,孔令春,胡慧珍.红霉素的非抗感染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11,10(24):89-90.

[1]赵秀艳,柳莹.红霉素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6(12):263.

[2]陈杰,郭春玉.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三例报告[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6(3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