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护理研究

李志湘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65例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消化道病变患者,按护理措施不同分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33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配合。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比对,B组96.97%明显高于A组84.38%(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组9.1%明显低于A组21.9%(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对于降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病变;护理干预配合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在内镜下使用专业器械及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病变进行环切、剥离等措施的一项新技术,其主要针对大且平的黏膜病变进行剥离,同时也可提供临床所需的完整病理资料[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式一种微创术式,手术创伤较轻,患者依从性较好,近年来临床应用普遍,尤其是对体质较差年龄较高的患者,临床使用更加普遍。尽管该种术式具有诸多的优势,但其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便显得至关重要。为深入研究该种术式的有效护理措施,我院此次采取分组比对的模式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65例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病变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适应症。符合标准的入选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6岁到87岁不等,平均年龄(50.44.8)岁;患者疾病类型,其中14例胃粘膜下肿瘤、19例食管黏膜下肿瘤、11例胃癌前病变、4例早期胃癌、10例食管癌病变、6例平坦胃息肉直径>2cm。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B组3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配合,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配合:(1)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结合患者病史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可以接受手术治疗。(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沟通,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内镜治疗的优势,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麻醉相关的风险,并介绍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使其可以在一个相对轻松、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治疗。(3)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更换衣服;予以静脉留置针;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等。

1.2.2术中配合:做好体位护理,结合患者病变位置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情况下选择左侧卧位,并固定患者口垫,予以吸氧、心电监护等;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各项生命体征,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调整患者体位,以便手术操作顺利进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等的发生[2];护理人员需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协助医师完成手术治疗,对突发情况应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1.2.3术后配合:(1)术后常规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常规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腹痛症状,并记录患者大便、意识、生命体征等情况,并叮嘱患者短期内绝对卧床休息,一周内尽量避免进行过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免切口出血。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同时对患者的黏膜进行保护治疗以及止血治疗等。(2)饮食护理,术后一天患者禁食、禁水,24小时后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以免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3)并发症护理,术后做好患者的管道护理,并观察引流管液体的颜色、性状,时刻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告知患者引流管安置的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出血、穿孔、腹痛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术后的术后并发症,护理人员除应对引流液密切观察外,还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出现黑便、呕血、烦躁不安、腹部压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告知医师,并快速采取补液、输血等针对性措施,必要时应协助医师进行镜下止血及外科手术治疗。

1.3出院指导: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其中包括饮食指导、生活起居指导、心理指导、药物指导等。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满意度调查显示,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4.38%(27/32)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7%(32/33),组间比对,B组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显示,B组患者发生率9.1%明显低于A组患者发生率21.9%(P<0.05),详见表1。

3讨论

消化道病变在既往临床的治疗中,多采取开腹手术进行,这种传统的术式手术创伤较大,安全性较差,手术使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展较为普遍的一种微创术式,其具有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高等优势[4],尤其是对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且无法进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更为适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要求高,技术成分复杂,因此手术所需时间较长且并发症率较高,良好的手术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术者熟练的技术,还需良好的护理配合。此次我院针对护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配合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一结果也与国内学者近期研究相似[5],这充分证明了良好的护理配合对患者预后良好的重要性。

因此,笔者认为,护理干预配合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向葵,何燕,王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护理[J].重庆医学,2011,5(40):1551.

[2]何珠芳,倪慧.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26-5027.

[3]孔令敏,丁岩冰,邓彬,等.45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护理[J].适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8):29-30.

[4]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1):22-25.

[5]孙桂琴,杨传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的护理配合[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