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徐新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徐新颖

徐新颖

北票市大板水利服务站122114

摘要: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要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方面和工程管理方面两部分内容。此外,还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如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公益性强,政府大力扶持。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1.工程特点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属于一种社会物品,因为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等的影响,因此会表现出很多种形式。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功能有农田的灌溉、水产养殖以及生活供水等功能之外,还有防洪、排涝和降低土地盐渍化的特点。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但推动其的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实现粮食供给目标。此外,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还具备一定的私人性质,其中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具体而言,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均是一些相对薄弱的产业,虽然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必要设施,否则会导致当地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2.建设与管理方法

2.1工程建设

2.1.1对工程建设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是在原有的水利设施基础上开展的。对其进行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对工程技术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出充分分析和研究,没有对建设适用范围以及区域使用的设置进行有效规划,从而造成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出现超负荷运转现象,缩短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进行具体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没能够充分研究季节对水利设施带来的影响,如干旱或者洪涝灾害等,这就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受损。

2.1.2施工、监理验收方面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对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工程效益有着直接联系。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增加,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因为这一区域的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的建设,主要是以当地富余劳动力为主,这就影响了整体建设质量,对工程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监控措施不够完善,检测技术水平较低,促使一些基层水利部门难以建立相对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对于一些小型工程施工监理而言,仅仅停留在目测上,凭借自身经验判断,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检测人才上均相对缺乏。

2.2工程管理

2.2.1管理方面的问题,近年来,贵州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资金投入上不断加大,但是管理经费严重滞后,管理机构不是十分健全。当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在管理上比较粗放、维护和管理上也存在缺陷,发生引水渠道堵塞情况、不同阀门频繁损坏、农田被淹没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产,这对于水政部门的执法也带来不良影响。

2.2.2缺乏专业人才,当前某农田水利工程,职工队伍在每年招收非全日制大专生为主,这些人员在工程管理理论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针对一些新水利设施而言,在使用和管理方面缺乏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设施受到损坏,缩短了水利工程使用寿命。

2.2.3实施施工准入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单位取得施工准入后,一定要根据要求配备相应技术人员以及生产设备、管理人员,施工准入证,主要是省级水利主管单位发放的。除去施工准入制度之外,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工程监理制度,也就是说,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作出详细检查,在其中填写相应的监理记录。对于这些环节而言,有可能会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带来重要影响。水泥、钢材、试件等要经过权威单位鉴定,鉴定结果和监理资料共同纳入到施工档案管理当中去,将其作为工程竣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2.2.4严格资质审批制度和工程投标制度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体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设计单位的资质不够,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对此,需建立严格的资质审批制度,结合审批工程规模,完善资质认证制度。选择一些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设计经验和资质均符合规定的单位,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去,对其进行具体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物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设计完成的图纸,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核实,审批经主管部门盖章之后才能投入建设。设计单位针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全部施工单位一定要通过正规招标进行确立,引入相应的施工竞争机制,通过较为完善的投标制度对工程投资规模进行确定。防止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结语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属于我国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大,收入小,但是其属于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具体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建设质量,一定要具备优质工程,还需要具有比较健全的主体建设机制,进而保障工程建设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