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应用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应用方法

杜世雄

(弥渡县寅街中心卫生院云南大理67560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医院呼吸内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临床情况,对其规范化管理和应用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提升我们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方法:我们运用到回顾性分析和盲选调查的方法,抽取了我们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200例,对他们的药物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归纳,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在统计分析以后发现,有19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独用药的患者为141例,二联用药的患者为47例,三联用药的患者为10例.同时我们对药物的使用以及药物的临床用法也进行了讨论,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最高,临床治愈效果也较好。结论:总体而言,我们医院的呼吸内科用药情况较为规范,整体使用情况合理,但是在医疗系结核药物使用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漏,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33-02

最近我们国家已经致力于抗生素的合理管理和耐药菌的控制问题。随着我们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抗生素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遏制耐药株菌的繁殖与增加,我们就必须要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医疗性的专业讨论。而呼吸内科作为整个医院运用抗生素较为普遍的科室,大多数医疗人员都会用抗菌药阴道感染,合并发性感染进行合理的治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医院的日常工作当中,汲取药物使用缺漏的经验,加大对抗生素药物的监督管理质量。我们院为了讨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和使用规范问题,在我们院进行了经验性回顾和临床资料总结的研究。具体的流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了使这一次的研究结果更加的系统和科学,我们运用了盲选的回顾性分析办法。在我院抽取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呼吸科进行诊断的200例呼吸疾病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12岁到86岁之间,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8例.在患者的疾病中,诊断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124例,真菌感染的患者为12例,肺结核感染的患者为3例,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为多少33例,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为8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为20例。

1.2方法

1.2.1总体情况采集在院内的档案室内,把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情况,药物过敏情况,细菌型感染情况,用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摘录和记录。记录的内容,同时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问题,用药的起始截止时间,用药的金额和出院后药物携带等等。在进行了基本的摘录和资料收集以后,我们根据我们国家所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标准和医疗机构用药指南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项目包括了抗菌药物,占到患者用药的总额百分数,用药频度,用药频率以及病原学检查标准等等。

1.2.2药物种类归纳想要对呼吸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我们就需要采集医务人员在日常使用的医疗工作中的药物种类、常用药品明目进行收集。在我们院内的抗菌药物,主要青霉素、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类药物。这三种药物的临床使用百分比分别为24.6%、27.2%和48.2%。在200例患者中,163例患者系细菌感染,该163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独用药的患者为126例,二联用药的患者为27例,三联用药的患者为10例。

1.2.3病原学检测检查为了对临床的抗生素使用标准和抗生素使用合理性进行探讨,我们医院进行了病原体和病原学检查。我们对所有200例患者进行了病原学送检。121例患者的痰培养显示阳性指标。该比率已远远高处我们国家卫生部门的常规要求。

1.2.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为了对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我们进行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运用检查。在带两百名患者当中,有62名患者进行了常规的肝肾功能检查和肝肾功能复查,其复检率为24%。其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为6例,肾功能异常和肾功不良的患者4例,肝肾功能均异常的患者0例。服用抗生素后出现了抗生素不良反应或抗生素副作用反应的患者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

2.结果

2.1药物使用情况

我们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们所调查的两百例病人中,左氧氟沙星这种药物的使用效果最佳,其使用频率也最高。其次的抗菌药物主要为莫西沙星和阿莫西林,头孢在医疗使用中也较为频繁。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同样发现了抗菌药物对于心率失常的患者的一些副作用。特别是莫西沙星这种药物,它对于一些患者的心电图造成了qt间期的延长,该副作用很有可能造成患者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疾病发生。

2.2抗菌药使用合理性

要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我们就需要从病原学检测和药敏情况进行了解。在我们医院所抽查的两百名患者当中,有121例患者的痰培养出现了细菌感染阳性的指征结果。远远大于了我们国家在《医院感染考核评审》中的指标要求。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我们医院的呼吸内科其病原学检测意识较强,抗生素运用较为合理。

3.讨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要遵从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才能在临床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而我们呼吸内科也应该深入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标准与使用规则问题。

我们通过临床的调查分析对我们院的呼吸科进行了了解,其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规范。但是在临床医疗活动当中,我们人应该注意到几下的几点,以便提升我们整体的医疗质量。在我们进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时,应该严格遵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使用指征。例如当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单一抗菌药物的治疗,却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患者仍然出现了严重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情况。或是该患者长期应用抗菌素体内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抗菌性菌株。但是部分药物的联合使用也容易造成二重感染,尤其是造成真菌感染以及增大患者的痛苦。因此我们在联合用药的时候,仍然要依据病原学依据和临床医疗感染规范,注意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以减少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

部分临床医师由于临床经验欠缺,其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头孢呋辛、阿其霉素和青霉素的使用过程当中,成人口服剂量和儿童口服剂量存在的潜在的差异,其治疗的疗程和临床应用效果也截然不同。然而部分医务人员忽略了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和体重的差异,无法让药物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和杀菌效果,增加了耐药菌产生的可能。还有部分医生对药物的选用,也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部分医疗人员对于扁桃体化脓的患者,使用三唑巴坦或哌拉西林药物,然而这种药物却无法对该疾病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该种急性化脓炎症,我们可以选用青霉素或一二代头孢。只有通过了综合的考虑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我们才能够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选用,从而提高我们呼吸内科的整体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医院通过回归性总结的研究办法,对以往的抗菌药物治疗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加强了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规范,对其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进行了总结,提升了医疗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不合理的用药情况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我们的院内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丽聂丛王成娟崔郑航骨肿瘤人性护理的具体解决办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5234-5244

[2]秦书云国外医患关系的解决模式和延续化管理的推行办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