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的应用

高栋姣

河南省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间收治的患者一共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协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明显好转。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心内科;协同护理;应用

心内科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室,主要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塞及心肌梗死等疾病,心内科的患者往往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情较重等特点,患者的心功能都存在明显的降低。心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与护士接触的时间最长,但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琐碎和繁忙,导致偶尔出现某些护理差错,心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病情较重,具有较高的抢救率。因此,加强对护理过程中的协同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就重点展开对协同护理应用问题的分析论述。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间收治的患者一共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协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结果加以分析。

2、方法。

2.1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和认可,为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基础,护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交流方式、言行举止及态度等,要给予患者尊重、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避免出现为完成任务的机械式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时要仔细,患者存在的问题要讲解清楚,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2普遍患者存在对医生的信任度更高的情况,所以护理人员在定期查房时,可由医生协同一起参加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由医生宣教,患者的信任度更高,更容易接受,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的认知度。

2.3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时,取得患者家属的认可度,请患者家属协同指导日常生活教育或自我护理等,通过与患者家属的积极沟通交流,告知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鼓励,陪同患者共同战胜疾病,同时鼓励患者与家属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相互心得交流,起到相互协同作用,达到不断完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的作用。

2.4要仔细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家庭背景及文化程度等,根据患者的性格等因素,对待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尽可能的让患者多主动交流,多表达内心想法,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要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

2.5对患者宣传自救知识,节约心内科患者的救治时间就是挽救患者的生命,所以要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知识以及自救知识,让患者能够在发病的第一时间采取自救措施,为救治自身节约时间。

2.6护理人员在患者的饮食上和生活上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饮食上根据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套餐,生活上要告知患者保证足够的睡眠,保证患者良好的居住环境,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

二、结果

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失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三、讨论

心内科各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复杂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心内科护士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专科技术,增加风险意识,善于发现临床工作协同护理模式是以护理责任制为基础,调动患者自我护理积极性为宗旨,转变护理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护理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协同作用,最大程度发挥现有人力资源,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质量。

1、分析心内科存在护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1服务理念不到位。心内科患者的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变化较快,患者对自身的治疗和用药情况均有大致的了解,当病情变化时,较为敏感,会经常询问护士问题,但部分护理人员不能做到耐心的解释,引起患者的不满。有时治疗效果不能达到患者的预期时,造成患者的不理解,容易与护士发生矛盾,造成护患纠纷。

1.2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少数护士对护理风险预见性不足,缺乏对患者的主动性观察,年资较低的护士其基本功不熟练,不能对心内科患者突发病情进行有效的干预,缺乏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容易造成护理事故。部分护士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进行护理文书的正确书写,主要表现为监护记录与医生的病程记录不一致,护理体温单以及医嘱单记录不清楚,不严谨。

2、下面就重点对心内科协同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2.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其心理素质,使其能够在抢救过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加强护士对抢救仪器和抢救药品的培训,使其能够准确的进行抢救各个步骤。增强其法律意识,强调护理文书书写的重要性。

2.2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安排一名年资较高的护士为责任组长,对工作中发生的差错案例及纠纷进行分析,并及时上报,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定期进行科室安全管理讨论座谈会,将近期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并展开讨论,共同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针对患者多、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护士长应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分配护理人员,适当增加夜班护士,缓解各班次工作人员的压力,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定期对抢救物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点和维修,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

2.3加强患者服药的护理管理。向患者耐心的解释药物的用法、剂量及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严密加测血压及血糖的变化.新药应用前,充分阅读说明书,全面考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高危药品要专人专柜管理,避免将相似的药物放在一起,以免发生混淆引发安全事故。

结束语

总之,协同护理模式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概念和责任感,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度后,强化了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救治技能,增强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很好改善了心内科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协同护理模式很好的发挥了预防、治疗及护理的协同作用,所以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8):335-336.

[2]王雪瑞.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作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4):144-146.

[3]乔莉.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89-91.

[4]周明军.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118-119.

作者:高栋姣,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日间病房护师,邮编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