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5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56例临床分析

黄仲禄谢海容高丽萍

黄仲禄谢海容高丽萍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56例,均行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术后跟踪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患者在行腹腔镜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后,Aa、Ba、Ap、Bp、C、D点值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37.5±2.1min,术中出血量32.0±3.6ml,平均住院时间5.6±0.3d。结论: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方面的临床疗效可靠,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微创等优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腹壁悬吊固定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即患者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或脱出,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尤其多发于中老年妇女,患者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月经改变、白带多等[1]。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子宫脱垂治疗趋于个体化和微创化。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是在不切除子宫的前提下将子宫固定于腹壁腹直肌及鞘膜上,同时人为形成子宫表面创面,让子宫与腹壁间形成永久粘连,从而达到治疗中盆腔脱垂的目的。手术方式操作较简单,对肠道、周围血管损伤很小,因此安全性较高。本次探究以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子宫脱垂的患者,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6.5±4.3岁。POP-Q评定:子宫脱垂I度12例,II度21例,III度23例,其中有25例患者合并阴道前壁膨出。I度的子宫脱垂患者直接行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如合II-III度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患者,先行常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尿道中段悬吊术解决阴道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然后再进行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术后以POP-Q为疗效评价的客观标准,POP-Q≥2度者视为复发,无脱垂者视为治愈。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腹腔镜探查的手术要求行常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如存在阴道前后壁膨出等,则先通过阴道前后壁修补等常规手术解决患者阴道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等问题;(2)连接好腹腔镜常规手术器械,脐部10mm穿刺孔形成CO2气腹后,放入腹腔镜,分别于左下腹相当于麦氏点和右侧麦氏点位置各形成5mm穿刺孔;(3)双股10号慕丝线穿大圆针刺入前腹壁并进入盆腔内,分别于两侧子宫体旁贯穿缝合子宫肌层(不穿透子宫粘膜层),使丝线绕过子宫体后壁,大圆针取出体外,单级电勾烧灼子宫前壁形成直径约4cm创面,以便悬吊后此创面与前腹壁形成粘连;(4)于耻骨联合正中上方3cm处切开皮肤形成约5mm切口,穿刺套管于此切口垂直腹壁穿刺进入腹直肌前鞘后暂停用力,沿腹直肌前鞘向右侧滑2-3cm后再穿刺进入腹膜腔,用弯钳钳夹10号丝线同侧尾部连同穿刺套管一起推出体外,用同样的方法沿同一切口向对侧侧滑进入腹腔,用弯钳钳夹丝线的另一头连同穿刺套管一起退出体外;(5)在体外牵拉丝线,使子宫前壁紧贴于前腹壁,将2根丝线分别对打成结固定于腹直肌前鞘表面;(6)检查手术区域无出血,排空腹腔气体,拔出穿刺套管,缝合10mm穿刺孔,无菌敷料覆盖固定穿刺孔,手术结束。术毕检查宫颈,见子宫颈外口均上升达坐骨棘水平以上。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OP-Q术前、术后对比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56例患者在行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后,Aa、Ba、Ap、Bp、C、D点值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以下表1.

2.2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5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5±2.1min,术中出血量22.0±3.6ml,平均住院时间5.6±0.3天。术后患者排气排便正常,3例患者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妇检外阴外观均正常,阴道无肿物脱垂,无阴道前后壁膨出,所有患者子宫脱垂症状均得到纠正、无脱垂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子宫脱垂好发于中老年经产妇女,常见原因是分娩损伤、卵巢功能减退等,导致患者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松弛,即子宫旁和阴道上方两旁的结缔组织损伤,脱垂可导致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严重危害着妇女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2-3]。子宫脱垂患者的子宫本身无疾患,但相当一部分手术要切除子宫,切除子宫后会进一步削弱支持结构,阴道残端还有发生脱垂的可能性。有些生育期的妇女切除子宫后还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有些患者自身人格出现问题,还会造成心理疾患。

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传统多为经阴道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但局部组织缝线修补类手术远期成功率不尽人意,存在较高复发率,约30%患者需要再次手术;为了提高手术效果,人工合成替代材料(网片)广泛应用于盆底重建,取得了较好疗效,但补片存在对周围组织侵蚀的风险,且行补片盆底重建术需要昂贵的费用和较为复杂的手术技术,在基层医院较难推广。

近现代外科手术逐渐趋于个体化和微创化的发展趋势,并注重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度评价。特别是在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因手术部位特殊,手术本身是否会对患者生育和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成为手术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探寻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易于推广”的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新术式一直是广大妇科工作中的不懈追求。

此种手术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式,它仅需要常规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手术者也仅需具备腹腔镜常规手术技术,手术操作简单,易于学习和推广。且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行腹腔镜脱垂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后,患者Aa、Ba、Ap、Bp、C、D点值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术后恢复状态良好;在手术一般指标方面,平均手术时间27.5±2.1min,术中出血量22.0±3.6ml,平均住院时间5.6±0.3天,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手术费用低廉等优势,易于被广大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接受。此手术节约了社会资源,造福了广大患者,具有较大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目前国内外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合成替代材料(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关于“腹腔镜下脱垂子宫前腹壁悬吊固定术”的研究单位较少,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和远期效果评价资料,有待广大妇科同仁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艳,潘伟康,马忠平.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16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基础与临床,2013,39(16):1952-1953.

[2]金海红,孟津,姜丽,等.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52-5254.

[3]姬冰瑞,边爱平,赵倩,等.两种保留子宫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M].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12):976-978.

[4]杨欣,王建六.美国妇产科学院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实践指南(2009年)解读[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157-160.

[5]谢咏,王刚,韩玉斌,等.腹腔镜高位宫骶骨韧带缩短悬吊治疗子宫脱垂50例临床分析[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3(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