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胡海涛

胡海涛(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四川威远642450)

【中图分类号】R57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059-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2年5月154例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50~120分钟,平均100分钟,30例因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24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老年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的问题。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发展以来,此术式迅速为外科医师及病患所接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4例中男100例,女54例,年龄60~81岁,平均(69±2)岁,均表现为右上腹痛或压痛,伴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按腹腔镜术中所见及病理分类:急性单纯性胆囊炎67例,化脓性胆囊炎60例,坏疽性胆囊炎27例。

1.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常规建立气腹,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33~1.60kPa,采用四孔法技术,先插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黏连情况,分开大网膜及黏连组织,先显露胆囊,若胆囊张力高则在胆囊底下方约2cm处进行减压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如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黄疸史,术前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胆管扩张者,均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感染、术中显示不清的LC术后常规肝下放置引流管,严重者中转开腹。

2结果

本组154例急性胆囊炎中,100例LC成功,其中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30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时间(65±25)min。术后腹腔引流液(60±25)mL。一般术后1~3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5±2)d。无肝外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再手术、肠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4个0.5-1.5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如果胆囊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开胆囊,吸引器吸出胆汁,或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即能将其取出体外。然后于腹腔镜操作下,很仔细小心地取下胆囊。手术需时约30分至1.5小时,简单而安全。

3.2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

(1)起病隐匿,临床体征不典型;(2)病情重,病情进展快;(3)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多。老年人发病前有较重的伴随疾病者可达到65%,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伴发病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有无伴随病其病死率分别为16%及7%。

3.3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急性炎症期胆囊往往肿大、充血、水肿,与周围黏连、解剖不清。分离黏连时应采用先分离胆囊周围的黏连和电切分离的方法,逐渐将黏连分离到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的交界部位,确认壶腹部,解剖出胆囊管,再追踪胆囊管的远端走行,但不要过多地向胆总管方向游离,以免损伤胆(肝)总管,这在胆囊管短粗时,显得特别重要。张力过高时,造成夹持困难,妨碍了显露Calot三角及胆囊颈管,此时可于胆囊底部穿刺减压,但减压不宜过大,须保持部分张力,以利于Calot三角解剖分离及胆囊剥离。胆囊壁厚水肿仍难以抓持者于胆囊壶腹部剪开,单层抓持。原则上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胆囊在急性炎症期组织水肿、脆弱,应避免分离时将胆囊管骨骼化。在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部分夹断管道,术后残端坏死、脱落而发生胆漏。如遇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时,在术中必须紧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处囊壁分离,分开Calot三角后方后,再分离肝胆囊三角,弄清胆囊管与胆(肝)总管或右肝管的关系后,再处理胆囊管。解剖Calot三角确有困难,应考虑逆行、逆行与顺行结合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的出血,不可慌张,不可随意乱夹、乱凝以免造成胆道侧壁伤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胆管闭锁、电灼伤。正确处理方法是迅速夹住出血点,清洁术野,辨清解剖后予以结扎。

急性胆囊炎时大网膜与胆囊存在黏连,往往需要钝性剥离,创面较大,因胆囊壁充血水肿明显容易破裂,术中渗血较多,术后的炎症渗出容易引起胆囊窝积液,成为潜在病灶。而放置引流管不仅可引流炎性渗液,减少腹腔脓肿、膈下感染等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可观察有无术后出血或胆漏的发生,以便及时处理。本组146例均在肝下间隙放置引流,视情况于术后24~72h拔管。术后24~48h所有病例均有炎性渗液引出,引流量25~95mL,平均40mL,本组无膈下感染或腹腔脓肿发生,可能与有效的引流物置放有关。

急性胆囊炎由于局部炎症黏连严重、解剖变异、脂肪堆积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三角区解剖结构改变,或三角区发现暂时无法确认的管状结构,或术中可疑胆管扩张、结石、畸形、肿瘤等,或术前可疑胆总管病变者,术中胆道造影既能及时发现解剖异常,避免胆管损伤,又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是保证LC安全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老年人麻醉、气腹和手术时间均不宜过长,切忌片面追求LC成功率而勉强镜下操作。当遇到胆囊三角致密黏连,分离困难;术中发现胆囊管解剖变异或胆管病变;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胆囊管夹闭后仍有胆汁溢出,提示有胆管损伤;疑有胆囊癌变可能或合并其他脏器的病变等应果断中转。本组30例因胆囊三角致密黏连,分离困难均适时主动中转开腹,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老年急性胆囊炎早期LC相对安全,既缩短了住院时间,又避免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被迫急症手术的尴尬局面,且无等待择期手术期间再次发病之虞。为此,除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宜争取早期施行LC。

参考文献

[1]孙立宝,周薇莉,赵晓波.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巨结肠2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3):1628-1629.

[2]靳三丁,严海燕,侯广军,等.腹腔镜在肠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9):1508-1509.

[3]朱会敏,张丽丽,刘利东,等.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应用3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