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疗效观察

郑琪

郑琪

(山西省运城市第三医院044000)

【摘要】目的:就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疗效进行探讨与观察。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患就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法莫替丁静脉滴注的方式来予以治疗,观察组利用兰索拉唑静脉滴注的方式来予以治疗,两组病患均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以及克拉霉素胶囊,对比分析两组病患临床疗效、止血效果与HP根除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0%,止血时间为5.22±0.34,HP根除率为86.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6.0%,止血时间为7.64±1.22,HP根除率为70.0%,两组所存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研究结果来看,在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上采用兰索拉唑来予以治疗,所获效果良好,止血时间短,且安全耐受性也比较好,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病患兰索拉唑法莫替丁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83-02

造成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一个最为常见的原因为穿孔,在临床上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多发病[1]。我院近年来在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采用了兰索拉唑来予以治疗,从治疗结果来看,所获疗效良好且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其中有60例为男性病患,有40例为女性病患,病患年龄在45-75岁之间。基于病患就诊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患各为50例。两组病患在疾病类型、性别构成以及年龄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2]。

1.2方法

两组病患均口服克拉霉素胶囊与阿莫西林胶囊,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将法莫替丁注射液溶于NaCl溶液中实施静脉滴注,观察组将兰索拉唑注射液溶于葡萄糖中来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后就两组病患临床疗效、HP根除情况以及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疗效评判标准

1)显效:病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已基本消失,附近炎症也基本消失;2)有效:病患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溃疡面有所缩小,超过50%,但是炎症依旧存在;3)无效:治疗前后,病患临床症状未缓解,且溃疡缩小的面积低于50%[3]。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止血时间上,对照组为7.64±1.22,观察组为5.22±0.34;在HP根除率上,对照组为70.0%(35/50),观察组为86.0%(43/50),二者所存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表1两组治疗结果对比

组别显效率[n(%)]有效率[n(%)]无效率[n(%)]总有效率[n(%)]

观察组(n=50)35(70.0)13(26.0)2(4.0)48(96.0)

对照组(n=50)28(56.0)15(30.0)7(14.0)43(86.0)

3.讨论

在相关文献报道中指出消化性溃疡产生和HP感染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当胃酸分泌不断增加时,病患胃粘膜屏障功能就会开始降低,造成H+弥漫型不断增加,继而造成病患胃粘膜受到损害,引起十二直肠以及胃出血。由此可见,在临床上进行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与控制的一个关键就是抑制胃酸分泌。据相关统计资料调查显示,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都对pH值具有较高依赖性,当pH大于6时,血小板才可聚集;当pH值在4-6这一区间时,胃蛋白酶失活,当pH值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被破坏,因此只有胃内pH值大于6时才可达到止血这一目的。

药物治疗作为临床止血中的一个基本措施,具有止血快捷且不受技术条件限制等特点。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在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兰索拉唑是近年来所出现的一种新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当其进入到病患血管以后能够选择性对细胞上所存H+—K+—ATP酶进行抑制,于酸性条件下转化成为活体,和酶上SH基有机结合以后就会失去活性,继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增强病患胃内PH值,达到止血的目的[4]。法莫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体,能够和壁细胞上H2受体有机结合,以此阻断组胺和H+受体之间的结合,使壁细胞分泌盐酸这一作用得到抑制,但是由于其仅仅只是将壁细胞表面组胺受体阻断,对此,其抑制效果效果较差。除此之外,其抑酸作用相对于兰索拉唑而言要弱一些,耐药性相对较强。从研究结果来看,相对于法莫替丁而言,利用兰索拉唑来予以治疗,所获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使病患胃粘膜电位得到升高,使胃粘膜屏障功能得到保护,同时在HP抑制上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可使止血时间得到有效地缩短。

参考文献

[1]陈胜良.兰索拉唑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2):114-116.

[2]张晓飞,李凤芹,姚茜等.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50例疗效观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03-204.

[3]范茹.注射用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3,(6):77-78.

[4]艾德华,田淑艳,唐立峰等.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或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