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影像科管理工作的体会

/ 2

数字时代影像科管理工作的体会

戚开明

戚开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8-0236-03

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医学影像学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高清晰的数字化图像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的定位,定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T、MRI、CR、DR以及数字胃肠机的功能愈加强大,介入放射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已发展为成熟的第三科学,发挥在医学领域内的重要作用,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在国家适时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形势下,各级医院放射影像科面临机遇与挑战,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必须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应对医学影像的发展。

一培养学习力,增强团队战斗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经济化相互激荡,社会的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学习力。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学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习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不断改变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注重管理知识的积累,创建与多方面关系的和谐,注重科室的团结,同事间相互尊重,互信合作,科室应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团队精神,增强影像科整体的战斗力,从而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医学诊疗工作。

二影像科规范化管理

1)医技人员的管理。

影像科内部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科学化、规范化的细化和分工,依据我院影像设备的设置及临床需要,将全科分为几个组:即传统X线诊断组、技术组、CT组、MRI组、介入治疗组及放疗治疗组,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在业务骨干中遴选,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履行工作职责,并鼓励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在正常、安全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不同专业组之间的轮转学习,实现科内的人才培养和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为科室间的沟通和联络以及开展的专业技术服务的宣传,科室成立了网络小组,负责以上工作及影像工作站的常规维护,技术性问题的解决,每周的影像资料存盘,仪器设备、电脑的维护及保养等。

2)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

认真贯彻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及上级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各项考核制度,科室制定了非常完备的考核制度、量化、细化标准、各种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严格照章行事,并对实施效果分别进行奖惩。

3)影像资料的管理。

将科内现使用的核磁设备、GE多层CT机、DR、数字胃肠机及PACS系统按统一标准与激光打印机进行连接,利用科内电脑系统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刻录成光盘进行存档,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供临床医生及其它医疗工作需要时的查阅。改变了以往保存传统胶片时占用空间大,劳时费力且保存过程中易受损、缺失而发生病历资料缺失的现象。窗口登记及夜班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将阳性病例资料按不同病种分类山米;对于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阳性资料分别刻录成二级光盘做为科研及院内外会诊使用,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工作实践证明,明显优于传统的影像资料存档的管理水平。

4)区别于传统的设备互联。

将CT配置的激光相机与DR系统配置的相机采用统一接口进行互联,彼此互补,这样即便一台相机出现故障,亦可将影像传到另一台相机打印,不会出现因一台相机故障检修造成延迟病人检查结果出具的局面。

5)规范报告单的格式。

科内报告一律采取电脑打印方式。科内CT、MRI及DR机使用前均内存有报告系统模块,经本科技术人员与各设备公司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后,统一标准与格式,成为更加科学规范的报告模块,这样可以很便捷地出具报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用来分析影像。同时报告须经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市签方可正式发出。

分析评价:影像资料数字化,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管理模式所需的成本,图像可以永久存储并随时调阅,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合理的数字化资料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促进医院科研教学水平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实行科内绩效,挖掘科室人员潜力

我院自2003年起开始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参照院内其它科室不同的分配方案,我科也积极大胆地进行了绩效改革,依据全科各工作岗位职责、风险与开展医疗工作的实效,在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科室工作人员潜力为目的,注重向医疗风险高,责任大,科技含量高,工作量火方面倾斜,并与职务、职称挂钩,绩效分配趋于合理。科主任在分配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制定出可行的、稳定的分配细则,每位医技人员都有相对应的绩效分配系数,科内适度拉开档次,保证科室的团结和稳定,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分配标准一经确定,原则上短期内不再更改,严禁分配上的任何随意行为。

四诊断诊疗治疗质量管理

全员通晓影像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细心阅片,严格按照《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规范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书写,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检查名称、技术和方法、医学影像学表现、诊断、书写报告医师签名及副高职人员审核,五个项目缺一不可。

读片会:

每天早晨8:00—9:00由科主任或诊断组组长组织读片,值班医师准备读片内容,挑选一天中疑难的典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收集相关的病史资料及其它检查信息。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定期进行诊断符合率统计和查对,定期组织疑难病例和手术病例诊断对照讨论会,并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技术人员不断改进投照技术,确保成像质量,每日统计重照、补照人次及部位及废片数量,按实际发生额与工作量的比率计算百分比。每日进行技术读片考评。优质比率,废片率应符合质控规定,定期组织废片分析讨论会,总结经验,落实改进措施。

五窗口服务及发报告工作

患者的接诊登记是窗口科室给病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这项工作做好了,病人就诊的整个过程就会轻松愉快,对医生的满意度因此也提高很多。一方面,服务态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与临床医生的检查要求,弄清检查项目、部位、方法及病情的轻重缓急,尽快安排危重病人检查再补办手续,赢取时间。接诊过程中应随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理解患者的心情,体谅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注意维护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掌握沟通和技巧,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

平诊病人不超过2h、急诊30min内出具诊断报告,对于必须讨论、会诊的疑难病例,要向患者说明情况后再延迟发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24h,以最大限度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并达到病人满意。

六科室设备及开展技术项目宣传工作

为使外界及其它科室正确了解本科的设备及开展的技术业务,科室成立了对外联络宣传小组,负责宣传和对外联络工作,及时反馈临床科室、医生对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协调科室间、部门间的关系,利用板报、墙报、专刊及发送信息等对外宣传科室设备的特点,能开展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等,并在科内显著位置列表上墒,使就诊病人一目了然。经常组织开展与临床医生的座谈会,交流经验技术,互通有无,沟通分歧,团结协作,有利地促进了影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评论:

放射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内的各项工作各自独立又有其相对的统一性,只有各项工作都科学严谨地开展,做为整体的科室才能在当今已步入数字化的时代不断发展并发挥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