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城市河道的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初探城市河道的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

蔡俊涛

深圳市宝安区环保水务工程事务中心518101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当前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必须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河道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其功能发生重要变化,传统的河道作为水灾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挥泄洪、航运的功能。现如今将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联系在一起,在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发展生态河道,并以安全、资源、环境为一体的进行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生态景观设计

1.城市河道的特点及现状问题

在城市中,城市河道是必不可少的,其能有效提升一座城市的活力。城市河道界于天然河道和人工渠之间,具有其独特的水力特性。城市河道普遍较浅,河道顺直,水量小,流速慢,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河道两岸甚至河底多采用混凝土衬砌,两岸植物少,水中生物少。这些特性决定了城市河流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从功能而言,城市河道与农田水利设施相比,一般不具有灌溉功能。除了有汛期排洪、排涝的安全功能外,河道两旁平时又是人们休憩的场所,因此也具有休闲娱乐功能。同时,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廊道,还具有生态资源的功能。

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河流正面临着河流空间减小,水面窄小的现状,且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量污水入河的问题产生,河流水质普遍恶化。城市化也增加了地表径流,洪水频繁,对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人们不得不去通过堤防加高培厚,建造混凝土河床来改善水质。这些硬质铺装也起到了隔离污水的作用,还有采取“整顿”的做法疏浚,以增加河流的防洪能力。然而种种办法之下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河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活条件,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换受阻,大大削弱了河流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2.城市河道的整治策略分析

2.1河道防洪排涝的问题

城市河道的首要功能便是行洪排涝,因此在进行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要保证河道行洪排涝的安全问题,以满足城市的防洪排涝的规划要求。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使许多河流的河床抬高、过水断面缩窄,致使行洪排水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洪水泛滥的机会,故在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中,对河床进行清淤疏浚,满足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河道内阻水障碍物的设置也是影响行洪排涝功能的又一因素,人工河滩内建筑物、河道围堰、水中弃置物等阻水障碍物均是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功能的人为诱因。

2.2河道水质问题

河道水质质量是城市河道的整治最直观的效果,因此,必须要重视河道的水质问题。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的滞后,致使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水质恶化。同时生活垃圾分散在河道岸边,造成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尤其是到了夏季,随河水漂流的污染物使污染面积扩大。当水质问题严重时,水体呈现浑浊、透明度低、臭气弥散、富营养化明显、水华现象产生、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甚至近乎灭绝等状态,严重影响了河岸生态平衡、景观价值及居民视觉感观和生活质量。

2.3河道景区景观问题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城市河道除了要满足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外,还要重视其景观功能,因此。要提升河道景观的观赏价值城市河道整治的整体目标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河道景区内的各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建筑方式、河道护岸风格等应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各功能区的方案设计应根据所在功能区的特点而具有独特的风格,最大程度发挥河道带给城市的“灵性”,满足人们回归、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就蕴含当地人文气息景观长廊。

2.4河道生态系统问题

传统城市河道驳岸的修建通常采用混凝土、石头等硬质材料,用这种硬质材料修建的驳岸形式的渗透性差,阻隔了水陆的界面交流,破坏了两栖动物及部分水生生物的生息空间。水利工程对原有植物的砍伐和破坏,沿岸建筑物的构筑,也使生物种群、特别是植物群落失去了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水质的下降、水体的污染和底泥中重金属成分的超标,使得大量原有水中生物数量下降和种类减少,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甚至出现生物近乎灭绝的现象。恢复河流沿岸的生态体系,最终实现对生态系统修复和还原,不但对河流治理具有可持续性作用,也是营建人类与生物共栖的空间的必需,是河道综合整治的最高追求境界。

3.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

3.1形态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河道而言,应尽量使河道平面呈现出天然形态,以保证河流拥有多样断面。而沿程可完成蓄水湖池的设置,以辅助河道防洪。在解除河道瓶颈的基础上,应使河道保持蜿蜒曲折,以便在凹岸形成各种浅滩和深谭,进而为各种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应做好滩地景观的改造。针对经常处在淹没状态的滩涂湿地,应加强保护,以增强生物多样性。在高滩地,可完成亲水公园的建设,以便利用高低起伏的岸滩完成丰富河滩板块的构筑。而滩地植物景观应以草坪为主,同时应完成一些灌木林的布置。结合河流自然条件,可完成堰坝等水建筑物的沿河设置,从而利用水面落差增强河道景观的动感。

3.2堤岸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的堤岸属于线状景观,所以在进行堤岸景观设计时,应当在园林绿化及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下进行。护岸景观的建设应沿着水平方向完成若干平台的划分,以便为人们开展亲水活动提供便利。在开阔地带,则可以完成景观性较强的土石堤建设,并在堤顶完成绿色走廊的设置,以营造移步换景的园林空间效果。同时,应将部分坡脚和堤坡改造为自然生态绿地,进行一些花丛和灌木丛的自然散步,以完成生态提防的构筑。此外,为体现亲近自然的意图,在完成各种亲水区域的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堤岸景观建设。

3.3附属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的附属景观能够有效起到美化河道的功能,因此不能忽视附属景观的设计。如可以在水边搭设亲水栈桥,并且还可以在周围种植水生植物,为市民提供一些观赏水面和亲近水面的空间。而加强水生植物景观的建设,则能利用植物的茎、花、叶、果增强河水美感,并完成河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转移,同时抑制藻类植物的生长,进而使水质得到较好的改善。此外,种植更多水生植物,也有利于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因此有助于维持河道生态系统。

结束语:当前,我国正在将环境保护等问题提上日程,而开展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有助于纠正过去单一化、硬化处理方式,所以有助于河道各项功能的发挥。而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则能使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维持,并能使河道景观得到美化,可以更好的满足河道的综合整治需求。因此,相信本文对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建设问题展开的分析,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周达.河道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理念[J].民营科技.2014.

[2]陈杰,黄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J].水电与新能源.2012.

[3]晏舒.浅析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4]吴东海.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