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宋佳

(南京市浦口医院;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切口感染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7%,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临床价值

随着近几年临床护理观念的逐渐改变,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进行预防是临床护理中采用的主要措施[1]。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感染会降低手术成功率,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对此,我院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21岁~63岁,平均年龄(37.4±4.1)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22岁~66岁,平均年龄(38.1±4.1)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订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水平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严格按照医师要求进行用药护理;做好术后的伤口护理,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病室环境护理:要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杀菌,开窗透气,降低病室空气中细菌的密度,从而从源头上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②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都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来实施。③术后切口护理:要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及时更换敷料,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对手术切口进行物理护理,以改善切口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护理前后切口感染发生的概率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菌操作的规范,手术成功率在不断上升,但仍会有一些客观或主观因素会导致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例如手术所用器械消毒不彻底、病室环境较差、没有及时更换伤口敷料、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和护理、创面暴露时间过长等,均会引发手术切口感染[2]。手术切口感染会导致伤口不能愈合,引发其他部位感染,甚至会导致全身感染,严重影响整个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要根据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3]。通过做好病室环境护理,降低病室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可以从源头上降低切口感染概率;通过做好无菌操作护理,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杀菌,能够保证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中感染的概率;通过做好术后切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采用红外线等物理方式对伤口进行护理,能够加快伤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加强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加快伤口愈合,从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概率。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根据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爽意.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51-752.

[2]彭锡兰.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11(1):2396-2397.

[3]丛金萍.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3):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