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阅读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阅读兴趣

郜元珍

湖北省房县白鹤镇白鹤学校442100

摘要: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读中感悟兴趣培养明白道理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句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读了这句话总在想,为什么把树和人放在一起说呢?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生:我觉得种一棵树离不开人的辛勤灌溉,有人的辛勤和心血,人也是一样。师:种树需要花许多心血,育人也要花许多心血。生:树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风雨,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挫折。师:你很会思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台湾作家林清玄写树的散文,它不但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出示课题:桃花心木),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起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介绍:这就是桃花心木。再出示知识卡片:常绿乔木,树干挺拔,树冠强壮,树高可达15公尺以上,常用做行道树、庭院树。

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种树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有哪些举动奇怪?生1:浇水不规律,有时一天浇一次,有时好几天浇一次;浇水量也有时多,有时少。生2:来的时间也不规律,有时早上,有时下午,有时中午。生3:桃花心木苗会莫名其妙的枯萎,他来时总会带树苗补种。生4:他也不像是个懒人,因为他还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生5:他也不像个忙人,因为他做事很从容。师:是啊,这么奇怪的举动,难怪作者忍不住去问种树人:(课件展示)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三、研读感悟,入境体验

师:面对作者的一连串提问,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谁起来读?(生读)师:种树人言之有理吗?那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生:意味深长,严肃,富有哲理……师:谁想再读一读这意味深长的话?师: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作者“我”,你来回答我的提问好吗?别急,请各位种树人精心准备一下。自己再读一读种树人说的话。师:走到个别同学身边,问:我请问你这个种树人,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苗都枯萎了,后悔吧?让生入情入境的感悟回答。师:噢,我明白了,开始我还以为你很懒呢,原来不是啊!师:同学们学得很好。是的,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

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师:不仅是桃花心木,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非常感动的,他由种树想到了做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师:同学们,你们试着读一遍,体会一下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师: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师: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生:以后会不会发生意外不确定,会不会得病不确定,上中学离开父母能不能独立生活不确定,能否考上大学不确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不确定……师:学会在不确定中生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生: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师:很少的养分指什么?生:有限的条件,艰苦的环境。(生活中的困境,逆境)师:“巨大的能量”指什么?生:人的潜能。师:就是人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动力。师: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发人深思的话吧!师:看黑板,齐读课题。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他主要是来介绍树的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生:作者借种树道理来说明做人的道理。师:多么懂生活、会生活的作者啊,他能从种树的道理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这种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的写作手法叫借物喻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四、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师: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的小树苗,如今怎样了呢?生读句子:“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师: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师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教后反思:我教《桃花心木》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主要采用下面的方法:

1.以质疑探究为导向,开启思维。

2.以朗读训练为主线,理解文本。

3.以联系生活为支点,感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