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推动电气工业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务实创新,推动电气工业高质量发展

何用

关键词:电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创新

引言

电气安全与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包括工业在内的各种经济环境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安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前进。因此,要在充分认识电气安全对经济、社会、人民生活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学习,为建立安全稳定的电力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1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简单概述

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障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在进行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图纸会审阶段应对设计内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施工中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定期对现场施工进行质量检查,并形成质量问题汇总进行反馈跟踪。对于电气关键的施工阶段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施工工程中应有相应文件及措施来管理控制整体的施工质量。

2电气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技术力量薄弱

随着电气工业的发展,电气安装工作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公司在招聘这一类技术员时没有设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录取人员的施工素质及其技能并不高,使得很多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或组装不到位的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学习,没有掌握良好的施工技能,这一原因也容易造成其在设备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2.2材料及设备缺陷

电气工程中最常出现的质量缺陷就是材料及设备缺陷。具体来说,首先,如果施工材料中存在缺陷,那么即使施工技术再高超,其他环节的工作做得再到位,也无法挽救根源上的不足;其次,如果施工设备中存在缺陷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引起一些施工问题,并且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研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施工设备,它们虽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同时也对设备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熟练操作这些先进设备,就很可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

3电气工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3.1高效、可靠和高质量的技术保障

电气工业首先要解决的是要适应能源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以及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不断变化,实现能源资源从勘探开发,到加工转化,到传输配送,直至终端利用,能够为全产业链提供高效、可靠和高质量的技术保障。从前些年提出的“智能电网”,到今天的“能源互联网”、“再电气化”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之所以从国际到国内,关于能源与电力的发展模式、方向问题,近来出现了这么多的新提法和变化,说明全球在这个问题上都在探索。

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照搬的模式或者说定论。

3.2了解大背景,立足市场,共同探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这场新的变革环境下,电气制造行业一味等待用户给出明确需求,比如,现在期待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等用户给出明确意见,告诉中国电气制造企业要拿出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技术,是不够的。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供需双方围绕市场、国际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共同去探索。之前电网企业提出“再电气化”,所谓再电气化,其本质就是要不断提高终端用能的电气化的比例。目前全世界平均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比例是19%,中国终端用能电气化比例是22%以上。2018年,我国有45%~50%的一次资源转化成了电力,剩下的一半资源以工业原料和成品燃料形式消费了。所以实现再电气化,进一步扩大终端能源的电力消费比重,我们需要立足两点:第一必须立足于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增量;第二要建设灵活、智慧的能源网络,包括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能源物联网等。以灵活的能源配送网络来满足多元化的终端市场需求。

3.3严格设备选型和设备材料入场要求

质量较好的电气设备可以保障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选择设备类型的时候,要依据设备的质量来选择供货单位。(1)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采购时要货比三家,对设备的外观及其性能进行细致检查,选择品质最优的供货商作为合作方并签订合同,确保设备的质量。(2)在运输的过程中要确保设备不被损毁,依据设备类型,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运送路线。(3)在设备的保管方面要注重细节,参照设备保养手册来进行保管,避免设备在存放过程中出现损坏、质量下降等问题。

3.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据电气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细节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配,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保证所有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对所有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此外,作为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大力度对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3.5施工人员队伍建设

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电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质量管理的先进工作理念,使其作为管理者明确自身职责所在,做好相应的管理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人员质量体系意识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关键施工阶段关注程度,如材料进场验收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定期举行经验总结座谈会,将电气施工中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整理,组织经验丰富的员工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要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具备质量管理的意识,更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电气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3.6开发、推广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其水平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为防止事故产生,保证系统有效、稳定运行,要及时检查和检测系统里特定材料的特点和工艺参数。如判断现场是否有静电危险,就要用到专门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来计算静电参数;通过监测危险混合物的浓度来衡量引燃引爆危险性的大小;要想实现自动控制就要检测压力和温度,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压力表和温度计,要结合一些检测元件把压力、温度转变成电信号。

结束语

总之,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除了进行标准化管理,还要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的质量控制,并对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力的保障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所.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8):90-91+95.

[2]李道本.电气工业向智能化、模块化、集成化发展[J].电气时代,2018(07):46.

[3]鲁士超.浅谈电气工业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81.

[4]梅雪晗.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探讨[J].农家参谋,2017(23):241.

[5]吴鹏.工业电气自动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展望[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