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论述

杜双超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在施工中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建筑施工单位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克服了传统柱状技术的局限,在改善桩基整体承受力、缩减沉降程度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更促进了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一种对桩基础进行加固的措施,在桩基础浇筑成型前一般放入一定长度的导管,然后在进行混凝土拌和物的浇筑施工,待其凝固硬化成型后,通过导管加注混凝土浆液,使浆液能够贯通的连接土体,改善土体的强度,有效的防止灌注桩的沉降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这样会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提高桩基础承载载荷的能力。在灌注桩的成孔过程中,会扰动土层,降低了土层的稳定性,另外在孔底不可避免的形成一定量的沉渣,由于孔深较深,无法做到彻底的清理,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灌注桩四周土体的加固措施。同时灌注桩成孔时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护壁措施,整个护壁只是一层强度较弱的泥皮,其水分较多,有弹性,无法抵抗较高的剪切应力,阻隔了桩基础与土体的直接接触,无法形成有效的摩擦,因此对于灌注桩基础的性能产生了一定的降低作用。灌注桩后注浆可以有效的填充桩基础周围土体的缝隙,对土体产生挤压,并在贯通的缝隙中形成如树根桩的脉络,对土体起到了极大的加固作用,增加了桩基础的横截面积,提高摩擦性,使得灌注桩基础更加稳固、承载能力更强[1]。从这一方面来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于浆液的性能要求较高,应当根据现场的灌注桩周边土质情况做好配比,以发挥注浆防沉降的作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稳定桩基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各种灌注桩施工中得到应用,适应了不同现场土质的要求,并可以根据工程项目性质的不同来调整注浆操作工艺,以达到工程项目的要求,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施工成本并不高,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建筑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须在施工过程中留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第一、进行该项工作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要保证管内的清洁无杂物,防止注浆过程被阻断;工作人员还需要保证浆管及注浆头的密封性,利用灌水试验对管道进行全面的密封测试;施工人员还需注意压浆管安装的细节问题。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2]。首先要保证泥浆质量符合标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试验确定注浆时间,还需对注浆压力、注浆流量等参数加以控制,最后施工单位还应加强质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各环节的施工工艺满足建筑工程整体性能的需要。第三、该项技术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施工单位应安排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施工。

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注浆管安装

首先来说应当对注浆管的材质做好选择,实际的应用中可以使用塑制管道或者是镀锌管,这种情况下导管注浆的作用仅是增加土体的强度,导管的内径一般为DN32或者DN25的管子。如果导管注浆增加岩石的强度,且在注浆的时候导管还要承受一定的挤压应力,这时候就要选择强度更高的无缝钢管。导管的伸入端设计成梅花状的花管,以控制泥浆以更好的方式喷出,通常钻六毫米左右的小孔,中部的输浆管应当保持密闭不会渗出浆液,外部的注浆孔要连接好丝扣,以方便于泥浆的注入。导管的安装通常适合钢筋工程一起放入的,可以固定在其上,梅花端应当使用一些塑料膜类的包裹并绑扎好,避免出现渗漏的问题,影响注浆的效果[3]。

3.2压水试验

注浆管随着钢筋工程放入成孔内,并安装完毕就位后就开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浇筑完毕后不要立即注浆,应当等待混凝土基本凝固后再行注浆,一般在七天以后开始。压水的目的是清洗,另外保证导管保持通畅,清洗周边的杂质,另外还可以根据土层中的注水量来了解一下岩石的缝隙容量以及透水量,以便合理的计算注浆用量。在进行实际的工作时,首先确保管路的通畅性,时刻记录压力冲值,已达到压水试验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并将导管外附着的泥浆冲离。

3.3注浆施工总述

注浆操作时将配制好的泥浆通过较高的压力注入到土体中,使其在土体中凝固硬化,起到加固的作用。影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施工前应当对这些影响因素仔细的分析研究,并对施工现场做好足够的了解后,设计出合理的灌注桩后注浆方案,如确定好注浆的压力,考虑好水泥的用量是否符合现场土质的要求,水灰比是否恰当,注浆量是否足够填充土层的缝隙等,在进行注浆施工是应当时刻的进行指标的检测,在指标出现变化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是整个注浆过程高效、合理的进行。

3.4注浆顺序及时机

在实际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中,首先观察土质情况,土质较软的现场,需要考虑土层的贯通性,因此控制好注浆的间距,即在进行完某个桩基础的注浆后,应当在距离足够远的另一个桩基础施工,尽量的不要再相邻的两个灌注桩连续注浆施工,防止产生影响。首次注浆先做好压水试验,并在注浆时做好参数的记录,时刻关注注浆管的压力变化情况,控制好泥浆的用量、泥浆注入的快慢,并观察记录桩基础的上浮量。一次注浆完后的再次注浆应当先用较薄的浆液,在使用密度较大的浆液,并用水玻璃进行注浆孔底部的密封,在用泥浆进行注浆。观察注浆排气孔是否有浆液喷出,若有可关闭排气孔在进行加压,稳定到六个大气压后静置一小时左右,再将注浆泵与管道断开,然后在约两天以后进行闭浆施工。每次注浆要做好事件记录和现场的标注,防止弄错注浆时间。当然也要根据注浆压力的变化情况做好调整,主要是控制调整注浆的浓度。稀薄的浆液容易扩散,能充分的分布进土层中的缝隙中,稠稀适中的泥浆能够更好的对周围土层产生应力,使其更加密实,而较稠泥浆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将先前注入的稀浆中的水分吸走,协调注浆的含水量,加速其凝固过程[4]。

结束语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业的作用无可替代,而且对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目共睹。建筑技术人员需要对其应用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注浆管安装时做好材质选择,进行压水试验对导管清洗和保证导管通畅,注浆施工过程中指标实时控制及随时调整,按照注浆顺序注浆并做好时机选择,建筑技术人员如果能够保证上述要求,肯定能够对桩基础加固起积极作用,对建筑工程的作用无可厚非。

参考文献

[1]余勇.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

[2]郑卫.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7(12):206-206.

[3]孙晶晶.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4):229-229.

[4]徐山泉.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