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促写,得“意”得“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读中促写,得“意”得“言”

高洁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九级塔小学255090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可见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是读写结合,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于是,针对鲁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我继续进行随文练笔的研究。在前几个学期随文练笔的探索实践中,我发现生动活泼的随文练笔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的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实现习作训练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中快乐起航。根据本学期文本内容特点,结合高年级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在五年级上学期我重点做了段落、篇章的随文练笔研究。

一、精彩片段仿一仿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大人而开始的。”可见模仿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学生总是觉得写作文难,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当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们在引导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后,指导学生关注写法模仿练笔,他们就会感到有章可循,逐步掌握写作的门路与规律,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自然也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来。

二、奇思妙想续一续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江泽民同志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生命的潜能和冲动,是语言表达最伟大的动力,尤其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一篇课文在原有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续编故事,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更是孩子们最乐意的语言表达游戏。

三、情到深处写一写

教材中许多文本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当学生读后引导他们写写自己的感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在小练笔中逐步学会表达情感。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当学生感受到朝鲜人民与中国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些什么?选择文中提到的一件事具体写一写。有的学生具体描写起了“雪中送炭”一事,有的学生写起了侦察员老王被捕后怎样与敌人顽强斗争……此时,再让学生想象在分别之际,小金花给志愿军叔叔写了一封信,她会说些什么?模仿文章前三段以第二人称的口吻,祈使句开头,问句结尾,中间叙事的写作特点,写一写。把这两个小练笔放在一起展示,学生更能理解中朝两国人民那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又如,在学习《梦想的力量》一课时,主人公瑞恩为了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靠干额外的的家务活攒钱,文中只列举了瑞恩干的家务活,此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描写瑞恩独立完成家务活的情境,注意写出瑞恩的心理活动,有的孩子写到了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克服重重困难擦窗子,自己经过了怎样的心理斗争的事;有的孩子写到了瑞恩帮邻居捡树枝的事……在学生的叙述中,你看到学生已经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善良、执着。

四、前后联系,借题发挥

随文练笔不一定只模仿本篇课文的,可以把前后相联系的文章结合起来,用这篇文章的生发点,训练那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学习《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时,文章没有详细描写廉颇负荆请罪的经过,让学生在理解了人物性格、品质特点的基础上,想像一下廉将军请罪的经过,廉将军和蔺相如会怎么说、怎么做?模仿前面学习的《半截蜡烛》剧本的形式写一写。有的学生写得很精彩:

话说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追悔莫及,寝食难安。最后决定背上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请罪。

家仆:禀丞相,廉将军身背荆条,跪于门外,请求丞相责罚。

蔺:(正在看史书)哦?快带我去看看!(马上放下书,整整衣冠,和家仆匆匆走出去。)

家仆:丞相,你看。

蔺:(见廉颇身背荆条,单膝跪地,忙上前搀扶)哎呀呀,廉将军,你这是为何呢?你身为堂堂赵国大将军,如此这般,我怎么担待得起啊!

廉:(抱拳)请丞相赐在下鞭刑!

蔺:将军,将军何罪之有啊?

廉:禀丞相,在下犯了,不忠于国家之罪!

蔺:将军肖勇善战,为赵国屡建功勋,怎会有不忠于国家之罪?

廉:(满脸悔恨)惭愧呀,丞相,您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呀!

蔺:(连连摆手)唉!廉将军,那件事不必再提,换了你是我,你一样会这样。再说,你驰骋沙场数十年,立下赫赫战功,而我只不过靠耍耍嘴皮子罢了。跟您一比,简直算不上有任何才干。

廉:丞相,您太谦虚了。回想当年的“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如果不是您有勇有谋,据理力争,我们赵国如今必定受制于人。这次你又大人大量,处处为国家考虑,不与我一介莽夫计较。您的深谋远虑,君子风范,真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随文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架设起再现生活倾吐心声的桥梁,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愉快轻松的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产生共鸣,学以致用,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