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探讨

李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200

【摘要】目的对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睡眠质量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6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参与本次研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一组为研究组,给予袋鼠式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睡眠情况。结果研究组第三天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在护理一个月后,两组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于新生儿睡眠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睡眠;影响

前言

在新生儿期间,睡眠是其重要的行为状态和生命功能,对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研究也成为了临床上的热点话题[1]。睡眠质量关系着新生儿的脑部发育,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睡眠状况,尤其是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袋鼠式护理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方法,在新生儿的睡眠干预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此进行以下研究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中男童12例,女童18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20例。研究组中男童13例,女童17例;早产儿12例,足月儿18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常规保暖,调节暖箱室的光线;给新生儿抗感染护理,定期消毒新生儿的日常用物;每日给新生儿洗澡后用爽身粉擦身,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在新生儿进食后给予口腔护理,经常对新生儿鼻腔进行清洁,并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道顺畅等。

研究组在进行基本护理的同时给予袋鼠式护理,让母亲取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60°,以让其感到身体上的舒适;让新生儿全身赤裸地紧贴母亲乳房之间,取半倾斜位或平行位,以最大化地增加新生儿和母亲的皮肤接触面积;将新生儿的衣服和毯子盖在新生儿背部;护理人员耐心指导母亲正确地环抱婴儿的方法,避免新生儿滑落。每天至少让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坚持1个小时的皮肤接触。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新生儿第三天和一个月的睡眠时间,并评估其睡眠质量。睡眠质量根据医院自制的睡眠质量评定表进行评估:⑴睡眠质量良好:新生儿入睡快,睡眠较沉,每次的睡眠时间约为3到4个小时,醒后不哭闹;⑵睡眠质量一般:新生儿入睡较快,偶尔惊醒,每次的睡眠时间约为2到3个小时,醒后有哭闹现象;⑶睡眠质量差:入睡慢,经常惊醒,每次的睡眠时间约为1到2个小时,醒后哭闹较厉害[2]。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并表示为(),组间利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睡眠时间

研究组第三天的睡眠时间(19.24±1.46d)多于参照组(17.65±1.66d),P<0.05;护理一个月后,两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无明显的差异,参照组为17.62±1.48d,研究组为17.37±1.53d,P>0.05。

2.2睡眠质量

研究组第三天的睡眠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第30天的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

3.讨论

袋鼠式护理也称为皮肤接触护理,即在住院或者较早出院的新生儿中让其和产妇进行持续性的皮肤接触,并且给予母乳喂养等措施[3]。袋鼠式护理对于出生体重较低和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特点,操作简单,母亲能够全程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当中,有助于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经观察发现,进行袋鼠式护理能够通过对新生儿的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皮肤进行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生理效应,有助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并且袋鼠式护理能够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使新生儿感受到母亲的心跳,促进新生儿快速进入睡眠[4]。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新生儿在护理三天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参照组,可见袋鼠式护理对于维持新生儿的良好睡眠质量有着很积极的影响。在袋鼠式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可让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并轻声和新生儿说话,对新生儿进行安慰,以让其保持愉悦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生儿哭闹。袋鼠式护理的优势在于,护理简便,价格低廉,更重要的是,新生儿在母亲怀中可令其感觉到处在类似于子宫的环境中,提高其安全感,同时还能使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维持稳定的状态;通过母婴皮肤接触,还可使新生儿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保存能量,增加体重[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中应用袋鼠式护理有助于延长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对其健康发育有着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干预睡眠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影响的观察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176-177.

[2]彭小兰.抚触在新生儿早期干预中的作用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07):166-167.

[3]马惠荣,马自萍,李胜玲.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J].宁夏医科犬学学报,2013,35(12):1374-1376.

[4]赵俊文,何满红,王舞妮.NICU新生儿睡眠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24-26.

[5]兰蓝.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5):7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