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旅途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30例旅途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浅析

宋伊娜

(新疆静宁医院;新疆831200)

【摘要】目的:了解旅途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CCMD-3的30例旅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旅途性精神病的发生系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旅途性精神病;临床特点

旅途性精神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增多,旅途性精神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对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新疆静宁医院诊治的30例旅途性精神病患者,就其临床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新疆静宁医院住院治疗的旅途性精神病患者3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1]旅途性精神病诊断标准。

1.2方法由主管医师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2]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男性26例,占86.7%,年龄31岁~56岁,平均年龄(40.2±0.6)岁,女性4例,占13.3%,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6岁。男性人数明显多于女性,全部为青壮年。汉族25例,少数民族5例。文化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文盲6例,占20%;小学20例,占66.7%,初中文化4例,占13.3%,职业:农民26例,占86.7%;无业4例,占13.3%。全部均无精神病家族史。

2.2旅行目的外出打工者26例,占86.7%;探亲寻友者4例,占13.3%。

2.3乘车状况交通工具均为火车,所有患者均乘坐硬坐车厢,19例患者无座位,占63.3%,初次长途旅行者23例,占76.7%;孤身独行者12例,占40%,两人及两人以上同行者18例,占60%。30例患者均评价列车严重超员、拥挤,随身携带现金均在3000元以下,无携带贵重物品及大件行李。4例患者发病前遭遇财物被盗,5例患者在发病前曾因小事与同车厢陌生人发生过冲突。

2.4发病时间:10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在2月,8例患者在8月发病,其它时间发病者12例,患者均在旅途中发病,30例患者乘车时间均超过24小时,夜间发病者16例,占53.3%。

2.5躯体状况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及饮食缺乏,5例患者24小时未进饮食,3例患者入院时有急性肠炎,6例出现轻度脱水。

2.6病前性格和心理状况:胆小孤僻,主动性差者占80%。发病前均有外出谋生的压力,大多有明显焦虑不安症状,有对钱财被窃和人身安全的不安,精神高度紧张。

2.7临床表现:均为乘坐火车时急性起病,精神症状表现有意识障碍者22名,占73.3%;突出的症状表现是幻觉和妄想,幻听16例,占53.3%,被害妄想27例,占90%,关系妄想22例,占73.3%,行为怪异、冲动,有明显攻击性行为,发生严重攻击他人行为25例,占83.3%。

2.8治疗与预后患者中自发病至症状消失时间为1~6天,平均(3±1)天,其中2~4天者26例,占86.7%。26例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缓解.4例充分休息后症状自行缓解。完全消失,痊愈27例(90%),显著好转2例(6.7%),好转1例(3.3%)。

3讨论

患者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时间长,起病急骤。平均旅行24小时左右后出现明显精神异常。

发病时间在2月和8月偏多,这两个月,春运和民工进疆秋收,造成客流量大、列车拥挤,乘车环境恶劣。

患者男性较多,估计原因为长途旅行、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人数远远大于女性人数;另外,女性患者发病时攻击行为较易被控制,既使发病也较少发生严重的伤人、毁物行为,因而未能被送入医院治疗。患者受教育程度偏低。

此病的发生系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与旅行环境及患者自身素质、躯体状况、心理应激等密切相关。患者病前常有一定个性及心理因素,表现为独立能力不足,首次外出,缺乏社会经验,焦虑不安,担心财物被盗等。加上超员拥挤、嘈杂、缺氧缺水、严重缺乏睡眠、身体极度疲劳等综合因素,导致患者在旅行途中急性起病。

旅途性精神病以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为常见的临床相[3],临床症状以意识障碍、片断的妄想、幻觉为突出,多在意识障碍、被害妄想的影响下出现冲动伤人、跳车等行为,易发生意外事件,危及他人及自身安全,应引起铁路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旅途性精神病患者多以抗焦虑药治疗,而且心理治疗占重要位置[4]。病程较短,无后遗症状,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9-80.

[2]李华芳.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常用量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1—32.

[3]郑瞻培,王善澄.精神医学临床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31.

[4]马晓强,高镇松,张胜佳.急性短暂性精神病106例临床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