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帕依固龈液应用于牙龈炎致牙龈出血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西帕依固龈液应用于牙龈炎致牙龈出血临床观察

薛晓艳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卫生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目的:探讨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应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牙龈炎;牙龈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34-02

牙龈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症状是牙龈出血,影响患者的进食和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1]。因此,牙龈炎疾病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症状,使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本次对我院32例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患者进行含漱液和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纳入标准:经检查均符合牙龈炎的诊断标准,均存在牙龈出血症状,自愿接受本次调查研究,排除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2周内服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以及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患者中男性有21例,女性11例,年龄在19~58岁,平均年龄为(37.6±5.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清洁、牙龈上清洁治疗、牙龈下刮治,若有牙石、菌斑需要及时去除,牙周袋进行清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含漱液治疗,在患者起床后、餐后10min以及睡前每次使用5~10ml,每天5次,每次含漱时间60s后吐出,用药后不需要使用清水漱口,用药后30~60min内禁饮食。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在患者起床后、餐后10min以及睡前每次使用5~10ml,每天5次,每次含漱时间60s后吐出。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一个月。

1.3评价指标

显效为患者的红肿、出血等全部消失,BOP(出血指数)[2]、PLI(菌斑指数)以及PD(牙周袋深度)等显著降低,牙齿松动度明显改善;好转为患者的红肿、出血等基本改善,BOP、PLI以及PD等有所降低,牙齿松动度有所改善;无效为没有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好转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来分析数据,表示为(n,%),进行χ2检验,若组间存在差异,则P<0.05。

2.结果

2.1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而观察组为93.8%显著较高,存在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过敏1例,牙齿着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有较大差异(P<0.05)。

3.讨论

牙龈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龈炎疾病临床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临床上一般采用含有抗生素成分的漱口液治疗,具有抗厌氧菌的功效,但是效果不理想,可出现红肿、皮疹以及牙齿着色等不良反应。西帕依固龈液主要成分是没食子,辅料为甜蜜素、薄荷香精和苯甲酸钠,其功效是固气涩精、收敛止血,应用后可加速牙龈组织内蛋白质的沉淀,对纤维细胞IL-6的分泌进行有效抑制,破坏牙龈局部细菌菌体的结构,最终达到抑制细菌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且该药物口感舒适,气味清香,不会刺激口腔黏膜,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本次对我院收治的32例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而观察组为93.8%显著较高,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过敏1例,牙齿着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有较大差异(P<0.05),证明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可有效止血,防止不良反应,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牙龈恢复正常功能,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参考文献】

[1]韩静,张菁,张良琼,等.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的疗效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17,18(3):168-169.

[2]林苑芳.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3):2408-2409.

[3]田媛媛.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的价值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