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林业造林成活率的控制与监管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议如何做好林业造林成活率的控制与监管工作

刘春梅

尚志林场

摘要:在近几年社会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林业造林的重视。一方面原因是,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行业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而现阶段可用的木材资源比较短缺,所以需要提高对林业造林的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是,生态环境正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差,如果不采用合理的的方法进行森林资源的利用,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平衡,因此需要国家注重林业造林领域的发展。但是一些地区在开展林业造林的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而导致其成活率偏低,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本篇文章就如何做好林业造林成活率的控制与监管工作进行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造林;成活率;控制;监管

如今,林业造林已经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林业造林领域的发展中,同时还对传统的栽培技术、控制方式和管理理念等进行了更新变革,以便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但是部分地区在开展林业造林控制和监管的过程中,会因为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成活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周围的森林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虽然地区负责部门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还是不能对根源问题进行处理。所以,如何有效的开展林业造林的控制与监管工作,提升其成活率,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内容。

一、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因素制约,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林区营林苗种的生长速率和成活率。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年雨水季节,因为长时间连续阴雨天气,日照时间普遍较短,对于一些需要充足日照采光的树种,很难保持健康生长。同时,大量的雨水浸泡造成苗木根系吸收的氧气含量降低,容易造成根系腐烂等病害,最终影响树种成活率。而在北方地区,则恰恰相反,在冬春季节,降水稀少,容易产生旱灾,加上气温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也容易造成林木冻害,进而影响苗木的成活率。

2、国家、政府机构因素

我国大多数林区都是处于高山区或是山地区,生态结构较为脆弱,因而相关造林护林设施建设资金消耗较高,建设进度相对缓慢。加上近年来国家资金投人严重不足,生存发展困难。而且政策扶持不足,且覆盖面积相对较小,许多林场职工不能享受到国家对林业单位的政策扶持。同时,现有的管理机构结构臃肿,结构不合理,也使效率低下。最后,长期以来在林业思想建设上,特别是领导、干部意识里,总将经济建设作为发展核心,将主要的资源和精力都投人到了工业化生产和经济建设上面,林业建设备受冷遇。

二、提高林业造林成活率的控制措施

1、调整林区树种结构

林区树种结构失衡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林区生态发展进度,大大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所以要从根源做起,对林区树种分布做出合理调整,借助数字化信息收集系统,模拟筛选出最优树种结构,创设良好的林业生态。另外,强化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推进速生造林和丰产化建设,将林区活立木储量提升上来;同时,积极引进新树种,互补养树,构建更稳定的林区生态链,提升整体成活率。

2、实施分类经营

现有国家林区大都面临着资金“危机”,即便是每年有着财政支持的自然保护区,也同样有不小的资金缺口。因此,必须开辟延伸经济收益渠道,寻找新合作、新伙伴,扩大林业经济建设空间。同时,加大苗种的养护资金注人,和苗种选育的资源投人,实施分类经营。针对树种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案,资源合理分配,细化项目管理,全面减少资金虚耗,提升苗种成活率和成材率。

3、经营方式的更新

首先,大力发展林业周边经济产业,挖掘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收益,填补资金空缺,为造林护林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其次,必须探寻林区新型项目经营模式,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强化技术培训和先进科学化管理方式普及。最后,要因地制宜,根据林区特点,大力发展适宜的相关产业,摆脱林业经济收入依赖木材出售单一化的窘境。同时,拓宽木材销售渠道,采取深加工和产业化转变来提高经济收益。

三、提高林业造林成活率的监管措施

1、注重苗种与造林时间的选择

要想有效的提高林业造林成活的监管质量,就需要对苗种与造林的时间加以重视。一般情况下,相关栽种团队会先对所选的场地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如对地质特点进行分析、对地貌和地形环境进行记录等,然后再根据地质环境整体的情况选择适合中职的苗种。另外,不同的苗种拥有不同的造林时间,要想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就需要相关工作团队能够熟知造林的最佳时间,这样才能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注重精细化整地工作

土壤条件对林业造林的成活率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想提高林业造林成活率,为后期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那么就需要相关工作团队能够注重精细化整体的工作内容。一般情况下,精细化整地会在春夏季节进行,但工作的重点内容还是会放在对土壤的保养方面。另外,根据地形差异,整地方法也有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及梯形整地。其中块状整地,又细分为坑穴整地和鱼鳞坑整地。根据苗木大小不同,采取破土挖穴的方式,以此协助苗木深扎根,同时固定保护根系。而鱼鳞坑整地则是形似鱼鳞的坑穴,在坡面上交错排列,将深层土壤培在外沿侧,将表土作为铺垫。如此积蓄雨水,十分适合较贫痔的土壤开荒用,大大提高苗木扎根存活率。

3、注重起苗、选苗的管理

对于苗种的移栽后续抚育工作,要制定科学化的培育计划和详细方案。在首次移栽后,适时进行1一2次定根浇水,并在水分下渗根系后覆盖薄土保护。其次,造林地不免会有杂草覆盖,与移栽的幼苗争抢养分、光照,而且杂草生长、繁殖速度快,如不及时清理,则会影响苗木营养摄取和存活空间,最终导致苗木枯死。所以,面积较大的林地造林移栽时,要多次进行松土除草,祛除杂草。最后,在苗木移栽扎根稳定之后,养护施肥、喷洒药物的环节,就更加需要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培育技术。

四、结束语

从文章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要想有效的提高林业造林的成活率,不仅要提高对造林控制与监管工作的重视,还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的方案,从根源上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对林业造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虽然国家现阶段林业造林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已经能很好的掌握控制方式和监管技术,同时还能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监管理念应用其中,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但是林业造林的成活率还是会受到一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而降低,如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等。因此需要相关工作团队在日后培育林业造林的过程中,能够对这些方面的内容加以关注,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保护林业资源,提高其成活率,为国家生产与建设提供优质力量。

参考文献:

[1]孔维芝,黄彩霞,庞雪娜.林业营造林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2).

[2]韩士军,陈新,孔繁荣.浅谈林业造林方法和造林成活率[J].农民致富之友,2014(22):108-108.

[3]贺宗仁.林业造林方法和造林成活率研究[J].低碳世界,2015(5):303-304.